[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燃料电池的余热回收装置以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48527.6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1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韩洪豹;张晓艳;张玉成;刘成尧;牛荣平;李宗;常瑞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02;B60K1/00;B60L58/27;F28D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文姣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燃料电池 余热 回收 装置 以及 | ||
1.一种用于车辆的燃料电池的余热回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100)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池的排气端,包括:
水分离件(10),所述水分离件(10)用于分离所述排气端排出的废气内的水;
余热回收件(20),所述余热回收件(20)与所述水分离件(10)连通并用于吸收完成水分离后的废气内的余热,且所述余热回收件(20)与所述车辆的电池包加热回路(300)、乘员舱加热回路(20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燃料电池的余热回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水件(30),所述储水件(30)与所述水分离件(10)连通以存放所述水分离件(10)分离出的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燃料电池的余热回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件(20)还与所述储水件(30)连通以对所述储水件(30)进行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燃料电池的余热回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离件(10)为离心式水分离件、挡板迷宫式水分离件或滤网式水分离件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燃料电池的余热回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件(20)包括:壳体(21)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21)内的换热器(22),所述废气进入所述壳体(21)内并与所述换热器(22)进行换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燃料电池的余热回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具有进气端(23)和出气端(24),所述废气由进气端(23)进入所述壳体(21)并由出气端(24)排出所述壳体(21),所述换热器(22)具有进液端(25)和储液端(26),所述进液端(25)、所述储液端(26)分别与所述乘员舱加热回路(200)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电池包加热回路(300)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燃料电池的余热回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音件(40),所述消音件(40)与所述壳体(21)的出气端(24)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燃料电池的余热回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端(25)通过三通阀(400)与所述乘员舱加热回路(200)的进液口、所述电池包加热回路(300)的进液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燃料电池的余热回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水件(30),所述储水件(30)具有储水件(30)加热回路,所述进液端(25)、所述储液端(26)分别与所述储水件(30)加热回路的进液口、储液口连通。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4852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多热源的节能设备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电池模组以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