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AUV用水下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63784.7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26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昌强;武建国;刘静;赵基伟;李茂;王晓鸣;张敏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瀚海蓝帆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G8/14 | 分类号: | B63G8/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uv 水下 升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AUV用水下升降装置,应用目标定位为水下机器人。主要功能为带动AUV表面工作组件进行升降运动,通过电机驱动丝杠螺母机构工作从而实现AUV表面附体的升降,防尘圈过滤了水中杂质,降低了O型密封圈磨损的风险,双密封圈保障了升降装置工作的可靠性,转接件下端外侧面直径小于上端外侧面直径的设计减小了升降装置的内外压力差,增加了升降装置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升降装置使得工作组件可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升降,极大地降低了AUV的航行阻力,提高了AUV的安全性与实用性,使得AUV升降装置的标准化和市场化成为可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UV用水下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装备智能化的发展,对AUV的性能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卫星通讯天线和水声通讯定位设备等工作组件虽然丰富了AUV的功能,但突出的表面附体不但增加AUV的航行阻力,而且增加了AUV受到撞击的风险,降低了AUV的载体安全性,因此工作组件可升降,需要时升上来工作,完成任务后收回去与AUV共形,功能增加的同时不改变或很小改变AUV载体的阻力与安全性能是今后AUV发展的趋势,研究一款AUV用水下升降装置是水下机器人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
目前国内AUV的表面附体大多是与AUV载体固定连接,不能实现升降功能,因此一款实用的AUV用水下升降装置成为技术突破的主要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AUV用水下升降装置,通过电机驱动丝杠螺母机构工作从而实现AUV表面附体的升降,电机和丝杠螺母之间通过齿轮减速器传递动力,增加了扭矩的同时,降低了升降装置的轴向长度,石墨铜套降低了升降螺母沿导杆升降的阻力,两个微动开关限制了升降螺母带动工作组件升降的行程,防尘圈过滤了水中杂质,降低了O型密封圈磨损的风险,双密封圈保障了升降装置工作的可靠性,转接件下端外侧面直径小于上端外侧面直径的设计减小了升降装置的内外压力差,增加了升降装置的可靠性,升降装置使得工作组件可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升降,极大地降低了AUV的航行阻力,提高了AUV的安全性与实用性,使得AUV升降装置的标准化和市场化成为可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UV用水下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部分和驱动部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耐压壳体1、上密封盖、下密封盖、O型密封圈I、O型密封圈II、防尘圈和工作组件,所述的耐压壳体为空心圆柱形结构,耐压壳体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圆柱形通孔,耐压壳体上端和下端的圆柱形通孔分别与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的外侧面相配合,并通过连接法兰相连接,耐压壳体上端和下端圆柱形通孔的内侧面与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的外侧面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耐压壳体内部设有升降部分和驱动部分,所述的驱动部分包括电机、电机轴、齿轮I、齿轮II、丝杠和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为倒立的“凹”字形结构,安装板设于下密封盖上端,安装板内侧面与下密封盖外侧面相配合,安装板和下密封盖之间自左向右依次设有齿轮II、丝杠、齿轮I和电机轴,丝杠和电机轴分别穿过齿轮II和齿轮I的中心,齿轮II和齿轮I相啮合,电机轴一端与轴承相接触,电机轴另一端与电机相配合,电机设于安装板上端面右侧,并通过连接法兰与安装板相连接,丝杠上端设有升降部分,所述的升降部分包括升降螺母、转接件、石墨铜套I、石墨铜套II、导杆I、导杆II、微动开关I和微动开关II,沿丝杠轴心方向自下而上分别设有升降螺母、转接件和工作组件。所述的升降螺母为空心圆柱形结构,升降螺母内侧面通过T形螺纹与丝杠外侧面相接触,升降螺母下端两侧法兰上对称设有圆柱形通孔,升降螺母下端两侧的圆柱形通孔分别与石墨铜套I和石墨铜套II的外侧面相配合,石墨铜套I和石墨铜套II的内侧面分别与导杆I和导杆II的外侧面相配合,导杆I和导杆II的下端面与安装板相接触,上端面与上密封盖相接触,微动开关I和微动开关II分别设于安装板上端面和上密封盖下端面,所述的转接件为倒立的“凸”字形结构,转接件内侧面与升降螺母的外侧面相配合,并通过尼龙丝与升降螺母相连接,转接件下端外侧面与上密封盖内侧面相配合,转接件下端外侧面与上密封盖内侧面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有O型密封圈I、O型密封圈II和防尘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瀚海蓝帆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瀚海蓝帆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637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蓝牙功能的遥测终端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吸取NG电芯的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