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铁车站用通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78359.5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8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刘英杰;赵轶群;徐驰;朱占国;张春雷;周丹;武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2/00;F24F7/08;F24F13/02;F24F13/30;F24F13/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董光仁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车站 通风 余热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是关于地铁车站用通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涉及空调制冷技术领域,包括新风通道以及回排风通道,其特征在于,该地铁车站用通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新风通道以及回排风通道分别与所述外壳垂直贯通;至少一组热管组件,至少一组热管组件的排列方向垂直或平行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的延伸方向;旋转驱动组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和闭合板,所述旋转电机固定于外壳的表面,且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端伸入外壳的内部;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端与闭合板固定连接;至少一组热管组件的中部贯穿闭合板,且与闭合板表面固定连接。本公开技术方案可应用在新建或改造项目中,回收排风中的余热,减少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涉及空调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地铁车站用通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寒冷地区或严寒地区的地铁站设备管理用房中,一般采用多联机或电加热的方式进行采暖或加热新风,能耗较高,新风温度对能耗的影响较大。同时,设备用房中又有大量热能持续性散发,并通过排风直接排向室外。
现有的新风换气机等热交换设备,主要应用在同一个系统的送排风之间,对同一通风系统中的排风进行热回收,无法将散热量较大的设备房间排风中的热量应用在人员房间的新风中。并且,常用的新风换气机采用板式换热器,热效率相对于相变热管形式较低。
现设计方案中通常通过回风混风的方式进行热量回收,容易形成交叉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地铁车站用通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地铁车站用通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新风通道以及回排风通道,该地铁车站用通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
外壳,所述新风通道以及回排风通道分别与所述外壳垂直贯通;
至少一组热管组件,至少一组热管组件的排列方向垂直或平行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的延伸方向。
旋转驱动组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和闭合板,所述旋转电机固定于外壳的表面,且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端伸入外壳的内部;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端与闭合板固定连接;
至少一组热管组件的中部贯穿闭合板,且与闭合板表面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内设有间隔板,所述间隔板分别与新风通道以及回排风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隔板的表面形成圆槽,所述闭合板嵌装在圆槽内,且沿圆槽的圆心旋转0度-180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隔板的圆槽的内侧表面设有限位槽,所述闭合板的侧表面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嵌装在限位槽内,且沿限位槽内往复滑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热管组件位于同一平面上,任一热管组件包括一根以上重力型热管,相邻的重力型热管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应用于热回收装置回收设备用房的余热对新风进行预热,减少能耗,提高送风温度,提升舒适性。
第二、将重力型热管应用在热回收装置中,易于维护保养,几乎不产生额外能耗。
第一、通过热管式换热器进行余热回收,避免回风回收热量时产生交叉污染的情况。
可旋转90°闭合板可改变热管组的排列方向,在需要进行热回收的季节,热管组件垂直于风向,使换热效率最大化;在不需要进行热回收的季节,可将热管组平行于风向设置,减小水利损失,降低热管使用率,延长装置实用寿命。
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783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