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配电母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05029.0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5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刚;尹东根;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通和汽车管路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0 | 分类号: | H01R24/00;H01R13/502;H01R13/02;H01B7/17;H01B9/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永生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湖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配电 母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配电母线结构,包括导电棒、绝缘层以及铝管,所述导电棒、绝缘层以及铝管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所述导电棒的端部从绝缘层和铝管端部伸出形成导电棒伸出部。该新能源汽车配电母线结构设计合理,从里到外依次为铝棒、绝缘层以及铝管,铝管同时起到屏蔽和保护功能,重量相对传统结构轻一倍左右,利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并且制作简便,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配电母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中充电接头和动力电池之间通过高压配电母线相连,即通过高压配电母线给的动力电池充电。
如图7所示,现有的汽车高压配电母线结构包括内导体a、绝缘层b、屏蔽层c以及橡胶护套d,内导体、绝缘层、屏蔽层以及橡胶护套从里到外依次设置,结构复杂,制作繁琐,成本较高;并且现有结构重量较大,不利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配电母线结构,以达到重量较轻,成本低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新能源汽车配电母线结构,包括母线本体,所述母线本体包括导电棒、绝缘层以及铝管,所述导电棒、绝缘层以及铝管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所述导电棒的端部从绝缘层和铝管端部伸出形成导电棒伸出部;
所述铝管为折弯管,并在折弯管上设有卡接的防护衬垫;还包括便于与汽车电池相连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包括卡接相配合的连接卡和连接盒,所述连接卡固定套在铝管上,所述连接盒为塑料盒,导电棒的端部伸入连接盒中。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棒为铝棒。
所述导电棒伸出部上设有用于安装连接的连接孔。
所述绝缘层为绝缘管,绝缘管套设在导电棒上,铝管套设在绝缘管上。
所述导电棒伸出部为扁平结构,连接孔设在扁平结构上。
所述母线本体为并排设置两根,所述防护衬垫上设有用于卡在两根母线本体的铝管上的两道卡槽。
所述连接盒内设有两个连接腔,两个连接腔之间通过隔板隔离,母线本体为并排设置的两根,两根母线本体的导电棒端部分别插入对应的连接腔中。
所述导电棒为铝棒,铝棒的表面设有镀镍层或镀锡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新能源汽车配电母线结构设计合理,从里到外依次为铝棒、绝缘层以及铝管,铝管同时起到屏蔽和保护功能,重量相对传统结构轻一倍左右,利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并且制作简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母线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母线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母线一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母线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母线另一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护衬垫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母线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母线本体、101.铝棒、102.绝缘层、103.铝管、2.连接头、201.连接卡、202. 连接盒、3.防护衬垫。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通和汽车管路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通和汽车管路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050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观察铝合金挤压变形的拉伸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香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