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变压缩比机构润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36284.1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4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渠娜;朱久莹;张树旻;刘君宇;金鑫;姜志永;李健;尹吉;杨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7/06 | 分类号: | F16C7/06;F16C9/04;F16C3/14;F02B75/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张会强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压缩比 机构 润滑 结构 | ||
1.一种可变压缩比机构润滑结构,包括设于曲轴中的主油道(201),设于调节连杆(4)中的调节连杆润滑油道,以及构成所述主油道(201)与所述调节连杆润滑油道之间连通的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结构包括径向贯穿所述曲轴的连杆轴颈(2)并与所述主油道(201)相连的连通油道(202),以及环所述连杆轴颈(2)周向设于所述调节连杆(4)上的与所述调节连杆润滑油道相连的连通油槽(1001),所述连通油槽(1001)对应于所述连通油道(202)布置,且随所述连杆轴颈(2)相对于所述调节连杆(4)的转动,所述连通油道(202)保持至少一端与所述连通油槽(100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压缩比机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道(201)位于所述连杆轴颈(2)的中心,所述连通油道(202)与所述主油道(201)交汇于所述连杆轴颈(2)的中心,而构成两者间的相连,且所述连通油槽(1001)的圆周角为1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压缩比机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调节连杆(4)上固装有轴瓦,所述连通油槽(1001)设于所述轴瓦上,且于所述轴瓦上设有连通所述连通油槽(1001)与所述调节连杆润滑油道的连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压缩比机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连杆润滑油道包括分别与位于所述调节连杆(4)两端的连杆连接孔相连的第一润滑油道和第二润滑油道,所述连通孔为与所述连通油槽(1001)相连的两个,两个所述连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润滑油道和所述第二润滑油道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压缩比机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连杆(4)具有扣合相连而形成有安装孔的上部连杆(41)和下部连杆(42),两个所述连杆连接孔分设于所述上部连杆(41)与所述下部连杆(42)上,所述轴瓦位于所述安装孔中,且所述第一润滑油道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孔内壁上的连杆油槽,以及设于所述上部连杆(41)中的与所述连杆油槽一端相连的上连杆油道(415),所述上连杆油道(415)连通至位于所述上部连杆(41)上的所述连杆连接孔中,所述连杆油槽与其一所述连通孔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压缩比机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油槽位于所述安装孔轴向的中部,且所述上连杆油道(415)通过设于所述安装孔内壁上的沿所述安装孔轴向布置的横油道(414)和所述连杆油槽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压缩比机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润滑油道包括设于所述下部连杆(42)中的下连杆油道(424),所述下连杆油道(424)一端与另一所述连通孔相连,另一端连通至位于所述下部连杆(42)上的所述连杆连接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压缩比机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瓦包括相对扣合于一起的上轴瓦(9)和下轴瓦(10),所述上轴瓦(9)与所述上部连杆(41)贴合设置,所述下轴瓦(10)与所述下部连杆(42)贴合设置,且所述连通油槽(1001)和各所述连通孔位于所述下轴瓦(10)上,所述连杆油槽由所述下部连杆(42)延展至所述上部连杆(41)上,而与所述上连杆油道(415)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压缩比机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润滑油道和所述第二润滑油道均连通于对应的所述连杆连接孔的端部,各所述连杆连接孔插装有连杆销,且所述连杆销上设有一端与所述第一润滑油道或所述第二润滑油道相连的连杆销润滑油道(701),所述连杆销润滑油道(701)的另一端于所述连杆销轴向的中部贯通至所述连杆销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变压缩比机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销上设有轴向贯穿的减重孔(702),以及径向贯穿所述连杆销的贯通孔(703),所述贯通孔(703)一端开口于所述连杆销的端部,另一端开口于所述连杆销的中部,并与所述减重孔(702)交汇设置,且于所述贯通孔(703)内插装固定有油管(704),因所述油管(704)的设置,而于所述贯通孔(703)中形成所述连杆销润滑油道(7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3628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泡热塑性聚氨酯珠粒制备装置
- 下一篇:制冷系统及冷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