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叠构结构及触控感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39901.3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4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萧仲钦;练修成;邱逸文;蔡家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材创新材料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6 | 分类号: | H05K3/06;H05K1/09;H05K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南霆;王宁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感应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叠构结构,包含:基材;纳米银线层,其设置于该基材之上;以及金属层,其设置于该纳米银线层之上,其中,该纳米银线层包含:多个纳米银线;以及保护涂层,其覆盖该多个纳米银线,其中,该纳米银线层的厚度介于40~120nm之间。一种包含上述叠构结构的触控感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叠构结构,尤指一种包含纳米银线层的叠构结构。本实用新型也关于一种触控感应器,尤指一种包含上述叠构结构的触控感应器。
背景技术
包含纳米银线及金属层的叠构结构可应用于触控感测器中。传统上,通过银浆网印及激光制程于该叠构结构的周围设置包含由银所构成的金属导线的走线区域(Tracearea,TA)以及于该叠构结构的中央设置不包含金属导线的可视区域(Visible area,VA),借此使该叠构结构可被应用于触控感测器中。
图1为传统的叠构结构经银浆网印及激光制程后所形成的触控感测器中的走线区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走线区域4中包含基材1;纳米银线层2,其设置于该基材1之上;以及金属层3,其设置于该纳米银线层2之上,且金属层3形成多个金属导线5。受限于激光制程中激光光点的尺寸的极限,走线区域4中所包含的多个金属导线5的线宽6/线距7最小仅能达到30/30μm,无法应用于需要窄边框的小尺寸触控感测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改善现有技术的叠构结构中经传统的银浆网印及激光制程后的走线区域的线宽及线距过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新颖的叠构结构及触控感应器。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叠构结构,包含:
基材;
纳米银线层,其设置于该基材之上;以及
金属层,其设置于该纳米银线层之上,
其中,该纳米银线层包含:
多个纳米银线;以及
保护涂层,其覆盖该多个纳米银线,
其中,该纳米银线层的厚度介于40~120nm之间。
上述的叠构结构,其中,该保护涂层由选自由丙烯酸酯系树脂,如环氧压克力系(Epoxy acrylates)、胺基甲酸酯压克力系(Urethane acrylates)、聚酯压克力系(Polyester acrylates)及聚醚压克力系(Polyether acrylates)树脂所组成的群组的材料所构成。
上述的叠构结构,其中,可进一步包含:
第二纳米银线层,其设置于该基材之下;以及
第二金属层,其设置于该第二纳米银线层之下,
其中,该第二纳米银线层包含:
多个纳米银线;以及
第二保护涂层,其覆盖该多个纳米银线,
其中,以重量计,该第二纳米银线层的厚度介于40~120nm之间。
上述的叠构结构,其中,该金属层的厚度介于150~300nm之间。
上述的叠构结构,其中,该基材的厚度介于10~150μm之间。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也提供一种触控感测器,包含:
上述的叠构结构。
上述的触控感测器,其中,该触控感测器中所包含的叠构结构中的该纳米银线层及该金属层可被图案化。
上述的触控感测器,其中,该触控感测器中所包含的叠构结构中的该纳米银线层、该第二纳米银线层、该金属层及该第二金属层可被图案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材创新材料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天材创新材料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399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伺服电机永磁环成型模具
- 下一篇:高压母线电流采样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