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浸镀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06837.0 | 申请日: | 2020-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6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横山卓史;川田裕之;林邦夫;山口裕司;内田智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1D9/46 | 分类号: | C21D9/46;C22C38/00;C22C38/60;C23C2/02;C23C2/06;C23C2/28;C23C2/4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凤岭;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镀锌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热浸镀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母材钢板具有规定的组成,含有铁素体:50%以下、残余奥氏体:30%以下、回火马氏体:5%以上、初生马氏体:10%以下、珠光体与渗碳体的合计:5%以下,剩余部分组织由贝氏体构成,Mn的浓度分布满足[Mn]b/[Mn]a>1.2及[Mn]a/[Mn]<2.0([Mn]为母材钢板的Mn含量,[Mn]a为回火马氏体中的平均Mn浓度,[Mn]b为回火马氏体与铁素体相及贝氏体相的异相界面中的Mn浓度)的回火马氏体的个数比例相对于全部回火马氏体的个数为0.2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浸镀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涉及主要作为汽车用钢板通过压力加工等而成形为各种形状的高强度热浸镀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伴随全球变暖对策的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限制的观点出发,要求汽车的燃料效率提高,为了确保车体的轻量化和碰撞安全性,高强度钢板的应用正在逐渐扩大。特别是最近,抗拉强度为980MPa以上的超高强度钢板的需求正在提高。另外,对于车体中也要求防锈性的部位要求对表面实施了热浸镀锌的高强度热浸镀锌钢板。
对于供于汽车用部件的热浸镀锌钢板,不仅要求强度,而且要求压力成形性、焊接性等为了部件成形所必要的各种施工性。具体而言,从压力成形性的观点出发,对于钢板,要求优异的拉伸率(拉伸试验中的总拉伸率:El)、拉伸凸缘性(扩孔率:λ)。再者,在考虑将高强度钢板应用于在寒冷地区使用的汽车的情况下,要求高强度钢板在低温环境下不会脆性断裂、即具有优异的低温韧性。
一般而言,伴随着钢板的高强度化,压力成形性劣化。作为兼顾钢的高强度化和压力成形性的手段,已知有利用了残余奥氏体的相变诱导塑性的TRIP钢板(TRansformationInduced Plasticity)。
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了一种涉及高强度TRIP钢板的技术,其中,将组织构成分数控制在规定的范围而改善拉伸率和扩孔率。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一种高强度钢板,其具有规定的化学组成,以体积分数计15%以下为平均结晶粒径为2μm以下的铁素体,以体积分数计2~15%为平均结晶粒径为2μm以下的残余奥氏体,以体积分数计10%以下为平均结晶粒径为3μm以下的马氏体,剩余部分为平均结晶粒径为6μm以下的贝氏体及回火马氏体,并且在贝氏体及回火马氏体晶粒内平均含有10个以上的粒径为0.04μm以上的渗碳体粒子,记载了该高强度钢板具有1180MPa以上的抗拉强度,并且具有高的拉伸率、扩孔性和与之相伴随的优异的弯曲加工性。
再者,关于TRIP型高强度热浸镀锌钢板,也在几个文献中被公开。
通常,为了以连续退火炉制造热浸镀锌钢板,在将钢板加热至逆相变温度区域(Ac1)并实施均热处理后,在冷却至室温的过程的途中,需要浸渍于460℃左右的热浸镀锌浴中。或者,在加热/均热处理后,冷却至室温后,需要将钢板再次加热至热浸镀锌浴温度并浸渍于浴中。再者,通常,为了制造合金化热浸镀锌钢板,由于在镀浴浸渍后实施合金化处理,因此需要将钢板再加热至460℃以上的温度区域。例如,在专利文献5中,记载了将钢板加热至Ac1以上后,骤冷至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Ms)以下,然后通过再加热至贝氏体相变温度区域并在该温度区域保持而推进奥氏体的稳定化(等温淬火)后,为了镀层合金化处理而再加热至镀浴温度或合金化处理温度。然而,就这样的制造方法而言,由于马氏体及贝氏体在镀层合金化处理工序中被过度回火,因此存在材质劣化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6~10中,公开了一种热浸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镀层合金化处理之后将钢板冷却,并通过进行再加热而将马氏体回火。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051238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04532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68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和叠层体
- 下一篇:密封元件和用于密封车辆车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