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侧支架的停放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08193.9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3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S·索尼;M·K·古普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印度商宜诺摩托克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L3/02 | 分类号: | B62L3/02;B62L3/06;B60T13/04;B62L3/04;B60T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朱立鸣 |
地址: | 印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支架 停放 制动 系统 | ||
提供了一种车辆(100)。车辆(100)包括支架(140),该支架构造成在脱离位置(A)与接合位置(B)之间操作。支架(140)包括推动构件(246)。车辆(100)包括制动系统(190),该制动系统具有后制动装置(145)和可操作地联接于后制动装置(145)的第一制动力传递构件(140)。第一制动力传递构件(140)包括第一外套管(141)、内制动线材(142)、具有邻接端(235)的第二外套管(143)和弹簧构件(230)。当支架(140)运动至接合位置(B)时,推动构件(246)构造成抵抗弹簧构件(230)的偏置力推动第二外套管(143)的邻接端(235),以接合后制动装置(14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的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技术的发展,任何车辆的产品系列和技术前沿的多个垂直领域的技术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由于目前印度城乡普通民众中两轮车的普及率非常高,两轮车在停止或停放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更具体地,诸如摩托车、踏板车、三轮车或如全地形车(ATV)车辆的四轮车之类的停放制动机构,其中,在两轮车停放时的停放制动设定为停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保障。虽然,对于这种停放制动机构的问题和需求存在多种解决方案;然而,每个问题似乎都存在固有的和其它问题/缺点。
用于在车辆停放状态下施加制动的输出机构之一是通过将制动杆机械地固定/锁定在固定位置来实现的,使得即使骑乘者/使用者在使用后离开制动杆也能实现并维持制动状态。然而,可能存在与这种停放制动机构相关联的多个缺点,这些缺点中的一些可能是由于制动杆被反复锁定和解锁而降低了制动杆的寿命和有效性、对制动力传输线缆/线材的整个长度产生不必要的压力、以及在制动杆处增加机械部件/制动器的额外手动操作要求,这是不期望的。
在用于踏板车车辆的停放制动装置的另一种方法中,如印度专利申请第1013/CHE/2012号中所公开的,包括侧支架、制动凸轮杆、辅助制动线缆、至少两个支座。前述部件构造成并布置成使得在施加侧支架以停止车辆的情况下将制动施加至车辆的车轮。为了达到同样的目的,侧支架通过辅助线缆连接于车轮的制动凸轮杆。然而,这种布置可能导致多个相关联的缺陷,比如引入额外的制动线缆,从而由于用于制动线缆的通道的维护和空间占用而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主体框架,该主体框架包括安装托架。该车辆还包括后轮和前轮。车辆还包括可旋转地联接于安装托架的支架。支架构造成在脱离位置与接合位置之间操作。支架包括推动构件。该车辆包括构造成向后轮施加制动力的制动系统。制动系统包括第一制动杆和可操作地联接于后轮的后制动装置。制动系统还包括可操作地联接在第一制动杆与后制动装置之间的第一制动力传递构件。第一制动力传递构件包括第一外套管、内制动线材和具有邻接端的第二外套管。内制动线材联接于第一制动杆和后制动装置的后制动臂。制动系统还包括联接于第一制动力传递构件的第二外套管的第一止挡构件。制动系统还包括联接于第一止挡构件的弹簧构件。当支架运动至接合位置时,推动构件构造成抵抗弹簧构件的偏置力推动第二外套管的邻接端,以接合后制动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车辆还包括联接于安装托架的第一板构件。第二外套管延伸穿过第一板构件。弹簧构件联接于第一止挡构件和第一板构件。制动系统还包括联接于安装托架的第二板构件。第一外套管邻接第二板构件。内制动线材延伸穿过第二板构件和第一板构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与安装托架一体地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制动系统包括设置在第二外套管上的第二止挡构件。第二止挡构件构造成与邻接第一板构件,以限制第二外套管的前向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该支架表现为具有第一侧支架端和第二侧支架端的侧支架。推动构件在第一侧支架端处一体形成。在一实施例中,推动构件焊接至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印度商宜诺摩托克普有限公司,未经印度商宜诺摩托克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81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两步随机接入信道过程的定时指示
- 下一篇:车辆的后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