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和冲压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09521.7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5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西村隆一;铃木利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C51/00 | 分类号: | B21C51/00;B21D22/20;B21D22/26;B21D24/00;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成形 制造 方法 生产线 | ||
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针对每个板材分别取得冲压对象的板材的翘曲量;利用冲模(6)、冲头(7)、可动模具(9)将板材冲压成形为冲压成形品。在冲压成形中,基于板材的翘曲量,控制可动模具(9)相对于冲模(6)或冲头(7)的初始位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和冲压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冲压成形中,具有将模具的局部设为可动并提高冲压成形品的尺寸精度的技术。例如,在日本特许第617969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冲压装置,该冲压装置构成为包含:冲模,其包括冲模垫板;以及冲头,其与冲模相对地配置且包括内垫板。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1796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冲压成形中,以预先设定的冲压条件对相同的制造批次内的全部的板材进行冲压成形。即,只要最初的冲压成形品的形状相对于目标形状的差距处于公差内,就还以与最初的冲压成形品的冲压条件相同的冲压条件进行后续的冲压成形。
发明人注意到,在多个板材的特性存在偏差的情况下,即使最初进行冲压成形而得到的冲压成形品的形状是期望的形状,也存在之后冲压成形的冲压成形品不成为期望的形状的情况。
本说明书公开能够减小多个冲压成形品的形状相对于目标形状的差距或偏差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和冲压生产线。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针对每个板材分别取得一个或多个冲压对象的板材的翘曲量;利用冲模、冲头以及能够相对于所述冲模和所述冲头这两者变更相对位置的可动模具将所述板材冲压成形为冲压成形品。在所述冲压成形中,基于所述板材的翘曲量,控制所述可动模具相对于所述冲模或所述冲头的初始位置。
根据本公开,能够减小多个冲压成形品的形状相对于目标形状的差距或偏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冲压生产线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表示冲压装置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3A是用于说明冲压对象板的翘曲量的测定方向与冲头棱线的方向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3B是用于说明在图3A中冲压对象板的x方向上的翘曲量的测定例的图。
图3C是用于说明冲压对象板的翘曲量的另一测定例的图。
图4A是表示冲压成形的例子的图。
图4B是表示冲压成形的例子的图。
图4C是表示冲压成形的例子的图。
图4D是表示冲压成形的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冲压成形品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控制器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内垫板的突出量与冲压成形品的形状的相关关系的一例的图表。
图8是表示内垫板的适当突出量与坯料的宽度方向的翘曲量的关系的一例的图表。
图9是表示内垫板的适当突出量与坯料的长度方向的翘曲量的关系的一例的图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95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