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易粘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11918.X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5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洋平;多喜博;泷井功;伊藤胜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5D1/28 | 分类号: | B05D1/28;B05D7/24;B32B27/36;C08J7/043;C08J7/046;C09D167/02;C09D175/04;C09D7/63;C09D7/61;B05D3/02;B05D3/12;B05D5/00;B05D7/00;B05D7/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陈平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粘聚酯膜和一种用于高效地制备所述易粘聚酯膜的方法,所述易粘聚酯膜具有较少的瑕疵,并且其中不存在由于在卷筒产品储存期间的紧密卷绕引起的外观缺陷。[技术方案]一种易粘聚酯膜,所述易粘聚酯膜包括作为基膜的聚酯膜和在所述基膜的至少一侧上的易粘层,其中相对于所述基膜的质量,所述基膜含有1质量%的量的平均粒径为0.1μm至2μm的粒子,并且所述易粘层是包含以下各项的组合物的固化产物:共聚聚酯树脂(A)、含有封端异氰酸酯基团的聚氨酯树脂(B)和有机硅表面活性剂(C)。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过在线涂布法制备易粘聚酯膜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易粘聚酯膜以及用于制备该易粘聚酯膜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具有较少的在成膜过程期间出现的瑕疵、较少的由在卷筒产品储存期间的紧密卷绕造成的外观缺陷以及出色的对氧化聚合型墨、UV可固化型墨、硬涂层树脂等的粘附性的易粘聚酯膜,并且涉及用于高效地制备该易粘聚酯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更小且更轻的膝上式个人计算机、平板计算机和手机设备的普及显著增加。例如,具有彩色液晶显示器的产品不仅在膝上式个人计算机中,而且在各种产品比如液晶电视机和便携式通信设备(例如平板计算机)中投入实际使用,同时实现了更高的分辨率。
分辨率的提高增加了黑矩阵面积,因此降低了像素开口率。因此,调整背光单元的亮度变得重要。
作为用于提高背光单元的光学效率的方法,例如,已经提出了这样的一种背光:在该背光的光源的光导出表面侧上包括在一个表面上形成有多个棱镜行镜头单元的镜头片或在其上形成有多个透镜行镜头单元的镜头片。
这些镜头片通过经由折射将从背光发射的光朝显示器正面引导而提高正面亮度。镜头片一般通过使用具有出色成形性的透明塑料树脂比如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树脂和聚酯树脂作为基材(基膜)获得。特别地,聚酯树脂从其出色的透明度、尺寸稳定性和耐化学性的观点出发而被广泛采用。然而,随着对亮度调节的需求增加,存在加强对膜缺陷的控制的趋势。
双轴拉伸聚酯膜一般通过将聚酯树脂熔融并且挤出以形成片材而获得。将片材通过输送辊运输,并且在膜卷绕方向(MD方向)和宽度方向(TD方向)双轴拉伸。一般使用顺序双轴拉伸法和同时双轴拉伸法作为拉伸方法,并且最广泛地使用顺序双轴拉伸法。在顺序双轴拉伸法中,将膜通过利用输送辊之间的速度差在MD方向上拉伸,然后用拉幅机夹子在TD方向上拉伸。
当膜在成膜过程期间通过输送辊时,输送辊上的外来物可能在膜上形成小的划痕。这样的外来物主要由于在成膜过程期间产生的低聚物和其他物质而存在。为了获得高品质的膜,如专利文献(PTL)1所公开的,提出了诸如定期辊清洁和使用低级低聚物原料的措施。
另外,已经研究了通过在膜表面上设置突起来减少小划痕。对划痕的影响一般对应于SRa(中心面平均粗糙度),所述SRa是一种表面粗糙度指标;已知SRa越高,对划痕的影响越大。可以通过形成具有三层结构的膜并且将惰性粒子添加到膜表面层的方法在膜表面上设置突起。然而,将惰性粒子添加到膜中,由于树脂和钝性粒子之间的折射率差别而增大了雾度,所述雾度是一种膜透明度的指标;这导致透明度损失。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PTL 2和PTL 3提出了使用具有不同粒度的惰性粒子从而同时实现透明度和耐划性。另外,PTL 4提出了通过大幅减小三层结构的表面层的厚度和减少无助于突起的粒子的数量来提高透明度。
通过诸如PTL 1中所公开的那些的提案已经没有问题地解决了作为光学缺陷的划痕和外来物的减少。然而,具有更高清晰度的显示器已经快速发展,并且据信在过去被认为不是问题的小划痕和外来物将可能被认为是光学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纺株式会社,未经东洋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19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