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口腔薄膜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12470.3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2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M·鲍尔;M·林;M·埃姆根布罗伊希;C·施密茨;M·米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LTS勒曼治疗系统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47/10;A61K47/14;A61K47/22;A61K47/32;A61K47/36;A61K47/38;A61K47/42;A61K31/352;A61K31/355;A61P1/08;A61P1/14;A61P25/00;A61P1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刘学媛 |
地址: | 德国安***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腔 薄膜 | ||
本发明额外涉及用于溶解在口腔中的选自大麻素类的活性物质的剂型,其包含第一膜层和布置在第一膜层上的第二膜层,其中第一膜层的组成可以与第二膜层的组成相同并且包含水溶性聚合物,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经由它们的重叠边缘彼此接合以形成至少一个空腔,并且所述空腔填充有选自大麻素类的活性物质。
本发明涉及用于施用来自大麻素类的活性物质的口腔薄膜,以及具有用于这些活性物质的空腔的剂型,涉及它的生产方法,及其作为药物的用途。
以胶囊、片剂、丸剂、其它固体口服剂型的形式或以口服给药的液体制剂形式的大麻素类活性物质的口服给药由于多种原因是不利的。
一方面,活性物质在胃肠道中被吸收。这延迟了起效的时间点,这与迅速起效相反。另一方面,来自大麻素类的活性物质在酸或酶的影响下在胃肠通过期间至少部分降解和/或失活,使得仅一部分摄入剂量可实际充当活性物质。另外,口服给药后,在首先通过肝脏期间,显著部分活性物质已经被代谢(“首过效应”)。
上述问题可通过借助于口腔薄膜给药来自大麻素类的活性物质来克服。口腔薄膜,也称为经粘膜递送系统,是薄的基于聚合物的、含活性物质的膜,当施用于粘膜,特别是口腔粘膜时,其将活性物质直接递送到粘膜。这些递送系统具有优点在于大部分活性物质通过粘膜吸收,因此避免了片剂形式的活性物质的常规剂型不得不考虑的“首过代谢”。
以口腔薄膜形式给药来自大麻素类的活性物质是现有技术已知的。
例如,WO 03/105800 A2公开了用于给药大麻素的口腔薄膜,其中将活性物质包埋在亲水性水溶性基质中。
CA 2922959 Al公开了用于给药大麻素的口腔薄膜,其中活性物质以纳米胶束的形式存在,包含在水溶液中的活性物质,在外部的形成膜的聚合物中。
此外,已知在美国可自由和商购得到大麻条,其中THC提取物与调味剂一起包埋在亲水性聚合物基质中。
然而,现有技术已知的口腔薄膜或条形式的大麻素的剂型具有缺点在于来自大麻素类的活性物质相对易于氧化,因此当它们粗分散在水溶性聚合物中时相对不稳定。尤其是,当四氢大麻酚(THC)包埋在亲水性基质中时,以蜡状/树脂状形式作为单独的相存在,这对于活性物质的氧化降解和口腔薄膜在相分离方面的稳定性是尤其不利的。由于大麻素类活性物质对氧化降解的敏感性,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口腔薄膜是不利的,尤其是在它们的储存稳定性方面。另外,大麻条形式的剂型具有缺点在于这些条相对厚,因此不柔韧,这损害了在口腔中的佩戴舒适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尤其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口腔薄膜或经粘膜递送系统,其中来自大麻素类的活性物质是化学稳定的,即特别地被保护免于氧化降解。尤其是,口腔薄膜应能够储存更长的时间而来自大麻素类的活性物质没有显著降解,尤其是氧化降解。另外,口腔薄膜应容易且廉价地生产。
以上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口腔薄膜或经粘膜递送系统来实现,其包含含有至少一种亲水性聚合物的外部亲水相和含有至少一种疏水性物质和至少一种来自大麻素类的药物活性物质的内部疏水相,所述口腔薄膜另外包含至少一种乳化剂和/或维生素E和/或维生素E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衍生物。
这种系统具有优点在于来自大麻素类的活性物质存在于在亲水相中稳定存在的疏水环境中,这很大程度防止口腔薄膜中的相分离。另外,当存在于疏水环境中时,来自大麻素类的活性物质显著更好地稳定化以抗氧化降解。另外,来自大麻素类的活性物质存在于疏水环境中的溶液中,其也可对吸收具有积极作用。将来自大麻素类的活性物质溶解在疏水性物质中也显著地促进活性物质的加工和口腔薄膜的生产。
本发明的口腔薄膜优选作为水包油乳液存在。这种水包油乳液优选通过至少一种乳化剂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TS勒曼治疗系统股份公司,未经LTS勒曼治疗系统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24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