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21699.3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4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中井启介;田边浩久;新宅祥晃;中岛清孝;中村真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B21B1/22;B22D11/128;C21C7/04;C21C7/10;C21D8/02;C21D9/46;C22C38/6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一种钢板,其化学组成以质量%计为C:0.050~0.200%、Si:0.100~1.000%、Mn:0.50~2.00%、P:0.030%以下、S:0.010%以下、Al:0.002~0.050%、N:0.0010~0.0060%、O:0.0005~0.0060%、Ti:0.003~0.020%、Cu:0.01~1.50%、Ca:0~0.0080%、Mg:0~0.0080%、REM:0~0.0080%、Mo:0~0.20%、W:0~0.50%、Nb:0~0.030%、V:0~0.050%、Ni:0~1.00%、Cr:0~0.50%、B:0~0.0030%、Sb:0~0.30%、Sn:0~0.30%、Pb:0~0.30%、As:0~0.30%、Bi:0~0.30%、Ta:0~0.50%、Zr:0~0.50%、余量:Fe和杂质、且满足[0.01≤Mo+W≤0.70],钢板表层部中的固溶Mo和固溶W的总含量以质量%计为0.005%以上,1/4t位置处的铁素体的平均晶粒直径为60μm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原油船、地上或地下原油罐等输送或储存原油的钢制油槽(以下,将这些总称为“原油油槽”)中使用强度和焊接性优异的焊接结构用钢。另外,用作原油油槽的钢被要求对原油中所含的腐蚀性气体成分、盐分等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公开了对钢制油槽中发生的原油腐蚀表现出优异的整体耐腐蚀性和局部耐腐蚀性、并且进一步可以抑制包含固体S的腐蚀产物(泥渣)的生成的用于焊接结构的原油油槽用钢、原油油槽钢的制造方法、原油油槽以及原油油槽的防腐蚀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043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所述的原油油槽用钢含有规定量以上的固溶状态的Mo和W,因此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在对热轧前的钢坯进行加热时,通过进行扩散热处理,从而确保Mo和W的固溶量,所述扩散热处理将钢坯在设为1200~1350℃的加热温度的状态下持续保持2~100小时。因此,大量使用加热用燃料气体,加热时间变长,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和生产率受阻的问题,留有改善的余地。此外,高温下的长时间加热导致晶粒粗大化,存在强度与延性之间的平衡性劣化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对原油中所含的腐蚀性气体成分、盐分等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的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结果获得以下发现。
通过确保钢中的固溶状态的Mo和W,对原油油槽中发生的原油腐蚀发挥优异的耐腐蚀性。另一方面,为了确保Mo和W的固溶量,需要实施扩散热处理,这是导致晶粒粗大化的主要原因。
为此,本发明人等对不进行扩散热处理而可提高耐腐蚀性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发现了:通过提高加热时的氧浓度,在钢表面形成比较厚的氧化皮,从而能够在氧化皮正下方的钢板表层部富集Mo和W,可以确保钢板表层部中的固溶状态的Mo和W,由此可以大幅提高耐腐蚀性。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发现作出的,以下述钢板及其制造方法为要旨。
(1)一种钢板,其化学组成以质量%计为
C:0.050~0.200%、
Si:0.100~1.000%、
Mn:0.50~2.00%、
P:0.030%以下、
S:0.010%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216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