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生皮拆分机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32349.7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7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阿方索·佩洛索;费德里科·马兰贡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佩斯帕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4B1/14 | 分类号: | C14B1/14;C14B1/02;C14B17/06;C14B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石佳 |
地址: | 意大利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生皮 拆分 机器 | ||
1.一种工业生皮拆分机器(1),包括:
进料台(2),所述进料台(2)用于生皮(P)进料,所述进料台(2)具有进料带(4),所述进料带(4)具有接收表面(5),以用于将待切割的所述生皮(P)定位在所述进料带上;
驱动头部(3),所述驱动头部(3)被放置在所述进料台(2)上方并且具有进给带(6),所述进给带(6)以闭环方式围绕第一支撑辊装置(7)缠绕并且被适配成与所述进料带(4)协作来在预定的进给方向(D)上进给所述生皮(P),所述进给带(6)具有下表面(8),所述下表面(8)面向所述进料带(4)的所述接收表面(5)以便与其限定缝隙(9)以用于接收所述生皮(P);
成对的相互对置的上引导辊(10)和下引导辊(11),所述成对的相互对置的上引导辊(10)和下引导辊(11)被适配成围绕横向于所述进给方向(D)的对应旋转轴线进行旋转以限定用于待切割的所述生皮(P)的出口(12);
切割设备(13),沿所述进给方向(D)观察,所述切割设备(13)位于所述出口(12)的下游;
其中所述进料带(4)以闭环配置围绕第二支撑辊装置(19)缠绕并且具有用于出料所述生皮(P)的出料区段(20),所述出料区段(20)位于由所述成对的上引导辊(10)和下引导辊(11)限定的所述出口(12)的上游,并且所述出料区段(20)以与所述切割设备(13)间隔开并且不与其接触的距离面向所述出口;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辊装置(7)包括形成所述进给带(6)的多个第一返回辊和/或张紧辊(15-18);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引导辊(10)和所述多个第一返回辊和/或张紧辊(15-18)布置在所述进给带(6)内部并与所述进给带(6)接触,以减小所述拆分机器(1)占据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辊装置(19)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辊(21)、中间张紧辊(23)以及返回辊(24),所述至少一个驱动辊(21)位于所述缝隙(9)上游,所述返回辊(24)位于所述出料区段(20)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的相对的上引导辊(10)和下引导辊(11)中的下引导辊(11)是补偿辊,所述补偿辊包括横向支撑杆(25)和以预定的最大径向间隙装配到所述横向支撑杆(25)上的多个滚轮(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杆(25)包括多个径向突出部,所述多个径向突出部被适配成以所述预定的最大径向间隙接合所述滚轮(26)的相应的内部径向凹槽,以便与其一体地围绕所述滚轮的旋转轴线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的上引导辊(10)是用于校准所述出口(12)的尺寸的校准辊并且与调节装置相关联,所述调节装置被适配成用于局部地改变所述上引导辊(10)与所述下引导辊(11)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头部(3)包括承载框架(30),所述承载框架(30)具有成对的侧向肩台(31、32)以用于保持所述第一返回辊和/或张紧辊(15-18)的横向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肩台(31、32)与第一驱动装置相关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使所述侧向肩台(31、32)中的每一个侧向肩台独立于彼此平移以改变所述张紧辊(15-18)的倾斜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各自包括双作用液压活塞(33),所述双作用液压活塞(33)被适配成促进对应的侧向肩台(31、32)的向上或向下平移。
9.根据以上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带(6)是管状套筒,所述管状套筒具有比所述进料带(4)更低的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佩斯帕克有限公司,未经阿尔佩斯帕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3234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状吸着剂结构
- 下一篇:增材制造粉末再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