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静电性透明光栅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36050.9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4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申智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智媛 |
主分类号: | E04F15/10 | 分类号: | E04F15/10;C09D4/00;C09D7/62;C09D7/40;C09D7/47;C09D5/24 |
代理公司: | 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8 | 代理人: | 洪玉姬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静电 透明 光栅 | ||
1.包括:
透明复合板,层压有聚碳酸酯板和聚丙烯酸板,
框架,在所述框架的内侧形成卡接凸缘,从而安装所述透明复合板,并且形成有所述卡接凸缘沿框架的内侧引导而形成的内部透映空间,以及
抗静电硬涂层,形成在所述透明复合板和所述框架的表面上;
所述透明复合板的外缘区域和所述卡接凸缘彼此相接,使得所述透明复合板和框架彼此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性透明光栅,其中,
所述透明复合板的最小长度大于所述内部透映空间的最长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性透明光栅,其中,
所述透明复合板与所述框架结合,使得所述聚碳酸酯板与所述卡接凸缘的上表面相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性透明光栅,其中,
所述透明复合板在一表面包括向板的内侧形成台阶的凸部,
所述凸部对应于所述内部透映空间而间隙配合,同时,与形成所述内部透映空间的卡接凸缘的内表面相接并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性透明光栅,其中,
所述透明复合板是通过一同挤出聚碳酸酯片材和聚丙烯酸片材而制备的挤出片材,或者,是所述聚碳酸酯板和所述聚丙烯酸板之间透明粘合层位置的粘合片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性透明光栅,其中,
所述聚碳酸酯板与所述聚丙烯酸板的厚度比为1:0.01~0.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性透明光栅,其中,
所述透明复合板和所述内部透映空间的形状为四边形,
所述透明复合板的最长对角线长度大于所述内部透映空间的最长对角线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性透明光栅,其中,
所述抗静电硬涂层通过涂覆并固化抗静电性光固化树脂组合物而形成,
所述抗静电性光固化树脂组合物包括光固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光引发剂、通过具有羧酸基团的聚合物表面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和溶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静电性透明光栅,其中,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光固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所述抗静电性光固化树脂组合物包含0.05至10重量份的光引发剂、0.01至4重量份的通过具有羧酸基团的聚合物表面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和10至100重量份的溶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静电性透明光栅,其中,
所述抗静电性光固化树脂组合物,包含从流平剂和多官能低聚物中选择的任意一种以上物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静电性透明光栅,其中,
所述抗静电性光固化树脂组合物,还包含从导电聚合物和导电金属颗粒中选择的任意一种以上物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静电性透明光栅,其中,
所述光固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包含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静电性透明光栅,其中,
所述抗静电硬涂层的表面电阻为109Ω/sq以下,由下述第一式表示的表面电阻变化率△S为102Ω/sq以下,
第一式:
△S=S2-S1
在上述第一式中,S2是以480mJ/cm2照射紫外线20小时后测量的表面电阻,S1是照射紫外线前测量的表面电阻。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静电性透明光栅,其中,
所述抗静电硬涂层的透射率为90%以上,并且表面硬度为1H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智媛,未经申智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3605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