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发生褶皱的铜箔、包括该铜箔的电极、包括该电极的二次电池以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41738.6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4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金善花;李颜娜;金昇玟 | 申请(专利权)人: | SK纳力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H01M10/0525;C25D1/04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崔炳哲 |
地址: | 韩国全***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发生 褶皱 铜箔 包括 电极 二次 电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铜箔,包括:铜层,具有毛面和光面;以及防锈膜,配置在所述铜层上,所述铜箔以绝对值为基准具有0.5至25Mpa的残余应力(residual stress),所述铜层包含铜和碳(C),在所述铜层中,所述碳(C)的含量为2至20ppm,所述铜层具有包含结晶质(crystalline)粒子的(111)面、(200)面、(220)面以及(311)面,所述(220)面的衍射强度在所述(111)面、所述(200)面、所述(220)面以及所述(311)面的衍射强度之和中所占的比率为10至40%,在常温所述(220)面的所述结晶质粒子具有70至120nm的平均粒子尺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发生褶皱或卷曲(curl)的铜箔、包括该铜箔的电极、包括该电极的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是能量转换器中的一种,其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并储存,当有电力需要时再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以产生电。由于二次电池可重复充电,因此也称为充电式电池(rechargeable battery)。
在这种二次电池中,锂二次电池具有高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以及优异的寿命特征。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笔记本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普及以及电动汽车的商用化,对锂二次电池的需求迅速增加。这种二次电池包括由铜箔制成的负极集电体,在铜箔中,电解铜箔被广泛用作二次电池的负极集电体。随着对二次电池的需求增加,对具有高容量、高效率以及高品质的二次电池的需求增加,因此,需要能够改善二次电池的特性的铜箔。尤其,需要能够保证二次电池的高容量化和稳定容量保持的铜箔。
另一方面,铜箔的厚度越薄,可包含在相同空间中的活性物质的量越多,并且能够增加集电体数量,从而能够增加二次电池的容量。然而,随着铜箔变薄,发生卷曲(curl),从而在卷取铜箔时因边缘(Edge)部卷曲而产生铜箔的撕裂或褶皱(wrinkle)这样的不良,因此在制造极薄的薄膜(very thin film)形式的铜箔方面存在困难。因此,为了制造具有非常薄的厚度的铜箔,必须防止铜箔的卷曲(Curl)。
另一方面,用作负极集电体的电解铜箔具有约30至40kgf/mm2的抗拉强度,为了制造高容量锂二次电池,具有高容量特性的金属系或复合系活性物质最近一直备受关注。金属系或复合系活性物质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严重,因此铜箔必须能够应对活性物质的体积膨胀。
考虑到这些点,不仅在铜箔的制造过程中,而且在使用铜箔的二次电池用电极或二次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均不应在铜箔发生卷曲(Curl)、褶皱或撕裂。尤其,在利用卷对卷(Roll to Roll,RTR)工序制造铜箔或使用铜箔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过程中的卷取过程或活性物质的涂覆过程中,不应产生铜箔撕裂等的不良。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满足如上所述的要求的铜箔、包括该铜箔的电极、包括该电极的二次电池以及铜箔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具有较薄的厚度也不在制造过程中发生卷曲、褶皱或撕裂的铜箔。另外,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铜箔的二次电池用电极或二次电池的制造过程中不发生卷曲、褶皱或撕裂的铜箔。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这种铜箔的二次电池用电极以及包括这种二次电池用电极的二次电池。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了卷曲、褶皱或撕裂的发生的铜箔的制造方法。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本发明的方式以外,还在下文中对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进行说明,或者可以通过这些说明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明确地理解。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K纳力世有限公司,未经SK纳力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417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