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框架增强元件的电池箱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62203.7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2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W·施密特;M·格奥尔格;C·瓦格纳;A·塞瑟-拉苏马克;H·施特劳赫;F·施密特;D·尼尔霍夫;M·齐根布鲁赫;C-C·弗里德里希;E·希尔弗里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德威曼欧洲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42;H01M50/22;H01M50/291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胡泽周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框架 增强 元件 电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接收用于电动车辆的至少一个电池的电池箱,所述电池箱具有在外部环绕的框架并且具有底部。在所述框架的下方布置有用于增强所述框架的环绕的框架增强元件,其中,该框架增强元件的材料厚度相当于其横截面高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具有框架增强元件的电池箱。
背景技术
已知的电动车辆具有用作电存储器的单元,在下文中称为电池。在模块化构造中,这些单元通常被划分为单个的独立的单池,以下称为电池单池。例如,这种电池单池能够由可重复充电的次级单池构成,所述可重复充电的次级单池通常被称为蓄电池。
为了大批量生产,设置有电池箱,在所述电池箱中接收单个的电池单池。每个单个的电池单池与电池箱机械连接,以防止在运行期间的滑脱。该电池箱尤其设置用于装入到机动车中或附装到机动车上,所述机动车例如是载客车或载重车,尤其是在底部区域中装入或者附装。一方面,电池箱用作模块化结构组,所述模块化结构组简化车辆的批量生产。另一方面,电池箱保护电池单池免受环境影响以及免受由机械作用引起的损坏,例如在事故中会出现的损坏。
例如,能够将电池箱内的电池单池与电池箱拧接。为此,能够将连接元件与电池箱的底板连接,所述连接元件尤其称为螺旋结点、螺旋点、螺旋圆头或者螺旋块。然后将单个的电池单池与连接元件拧接。
电池箱的底板也用于在该电池箱的下侧密封该电池箱。底板通常闭合地实施,并且上述连接元件接合到底板的内侧上。
由DE 10 2016 115 037 A1已知这类的用于车辆电池的电池箱。对于这种类型的电池箱存在多种要求。因此,它们首要地必须承载电池元件的重量,所述电池元件即通常组装在模块中的电池单池。为此,通常设置一种类型的侧壁或框架,该侧壁或者框架用于附接电池壳体本身的多个构件并且还用于将电池箱直接或者间接地附接在机动车的车身上。
这种类型的电池元件在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的车辆损伤的情况下应被保护以免损坏。在此,电池箱尤其用作从侧面和下方起作用的碰撞载荷的屏障。在此,框架能够将碰撞载荷传递到位于电池空间内或者下方的载体结构中。然而,在侧面碰撞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少地使框架侵入到电池箱的内部中,使得不损坏电池元件。
由DE 10 2016 115 037 A1已知具有侧面增强部的电池箱。该侧壁结构具有比外部侧壁更靠内的附接区域,该附接区域用于将侧壁结构与盖连接。
总之,电池箱或者说该电池箱的框架应要求尽可能少的安装空间,并且在壳体内部中应布置尽可能少的内部载体结构,这与碰撞要求产生目标冲突。
发明内容
在此背景下,本发明所基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箱,该电池箱具有简单的结构构造并且同时具有改进的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的能量吸收能力。
该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具有框架增强元件的、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箱来解决。本发明的有利的扩展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接收用于电动车辆的至少一个电池的电池箱,所述电池箱具有在外部环绕的框架并且具有底部。
根据本发明,在框架的下方布置有用于增强框架的环绕的框架增强元件,其中,框架增强元件的材料厚度相当于其横截面高度。换言之,框架增强元件至少部分地具有实心横截面。
框架增强部确保碰撞载荷的分布,以避免鼓起、尤其是壳体底部的一个或者多个板材的鼓起。
框架和框架增强元件位于所谓的变形区中并且接收由碰撞引起的力。这些力分布在框架内,而不将由碰撞引起的力传递给被框架包围的电池或者说蓄电池。因此,电池以在最大程度上防碰撞的方式布置在车辆内,并且能够被接收在现有的车辆程序或者现有的车辆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德威曼欧洲两合公司,未经林德威曼欧洲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622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