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药物组合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80066358.8 申请日: 2020-09-25
公开(公告)号: CN114423455A 公开(公告)日: 2022-04-29
发明(设计)人: 吉崎步;深泽毅伦;佐藤伸一;青野友纪子;松户泰树;吉川由利子 申请(专利权)人: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协和麒麟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A61K39/395 分类号: A61K39/395;A61K45/06;A61P17/00;A61P37/02;C07K16/24
代理公司: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代理人: 鲁雯雯;金龙河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治疗 系统性 硬化症 药物 组合
【说明书】:

作为对于治疗可伴有进行性皮肤硬化的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有用的新技术的提供,提供含有IL‑17通路抑制剂作为有效成分的、用于治疗可伴有进行性皮肤硬化的系统性硬化症的药物组合物。IL‑17通路抑制剂可以为选自IL‑17RA拮抗剂和IL‑23R拮抗剂中的任意一种以上,尤其可以为选自由柏达鲁单抗、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尼塔奇单抗、比美吉珠单抗、乌司奴单抗、替拉珠单抗、瑞莎珠单抗、米吉珠单抗、布雷库单抗和古塞奇尤单抗组成的组中的任意一种以上抗体或其片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IL-17通路抑制剂作为有效成分的、用于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涉及使用IL-17通路抑制剂的、用于系统性硬化症的治疗方法。

背景技术

系统性硬化症是以皮肤、内脏的硬化为特征且呈慢性经过的疾病。系统性硬化症被分类为皮肤硬化除了波及面部以外还波及四肢近端(上臂、大腿)或躯干的“弥漫性皮肤硬化型系统性硬化症”(dcSSc)以及皮肤硬化局限于四肢远端(前臂、小腿)、面部的“局限性皮肤硬化型系统性硬化症”(lcSSc)这两种类型。对于弥漫性皮肤硬化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而言,在发病6年以内皮肤硬化进行,与皮肤硬化的进行一致地,肺、消化道、肾和心脏等器官病变、关节屈曲挛缩进行。另外,据报道70%的严重皮肤硬化发生在发病3年以内。

系统性硬化症是发病机制不明、尚无针对皮肤硬化的建立的治疗方法、需要长期疗养的进行性疾病。因此,主要的治疗一般是对症疗法、抑制疾病的进行的药剂的使用。另外,病变部位(器官)根据患者各自的疾病的进行程度而异,因此治疗方法也根据每个患者的症状来选择。作为针对各器官的代表性治疗方法,可列举少量内服肾上腺皮质类固醇(针对皮肤硬化)、环磷酰胺(针对肺纤维化)、质子泵抑制剂(针对返流性食管炎)、前列环素衍生物(针对血管病变)、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针对硬皮病肾危象)和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针对肺动脉高血压症)等。对于皮肤硬化,一般进行使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剂、免疫抑制剂的药物疗法,但是这些药物疗法中,由长期给药导致的副作用令人担忧,因此期待建立新的治疗方法。

系统性硬化症中,暗示了Th17细胞和由Th17细胞产生的IL-17A与皮肤纤维化和病情进展有关的可能性。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血中Th17细胞数和IL-17A浓度高于健康成人,确认到与皮肤硬化显著的相关(非专利文献1-4)。博来霉素诱导小鼠系统性硬化症模型中也确认到Th17细胞数和IL-17A浓度的升高与皮肤和肺的炎症和硬化的相关性(非专利文献5、6)。已知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病变部位皮肤中IL-17RA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量上升。(非专利文献7)

柏达鲁单抗是与人IL-17RA结合而抑制IL-17A、IL-17F、IL-17A/F异源二聚体和IL-17E(IL-25)的生物活性的、IgG2单克隆抗体(非专利文献8-10)。在日本,已被批准作为针对现有疗法中效果不充分的寻常型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脓疱型银屑病和红皮病型银屑病的适应症的治疗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8/054603号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Arthritis Rheum、2000年、第43卷、p2455-2463

非专利文献2:Eur Cytokine Netw、2012年、第23卷、p128-139

非专利文献3:Arthritis Res Ther、2013年、第15卷、R151

非专利文献4:Arthritis Res Ther、2014年、第16卷、R4

非专利文献5:Clin Exp Rheumatol、2016年、第34卷、Suppl 100 p14-22

非专利文献6:Arthritis Rheum、2012年、第64卷、p3726-373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协和麒麟株式会社,未经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协和麒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663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