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踏板支架及踏板安装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67402.7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4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健太郎;金光伸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3/00 | 分类号: | B60R3/00;B62D25/02;B62D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共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86 | 代理人: | 张嵩;薛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踏板 支架 安装 构造 | ||
踏板支架(22)具有支架本体(24)和止动部(25)。支架本体(24)具有:固定部(28),其在纵梁(4)的车宽方向外侧且比纵梁(4)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被固定于车身(3)侧的支架支撑部(8);以及踏板支撑部(29),其在将固定部(28)固定在支架支撑部(8)的支架安装状态下,在支架支撑部(8)的车宽方向外侧下方支撑侧踏板(20)。止动部(25)从支架本体(24)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至比支架支撑部(8)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并从车宽方向外侧与纵梁(4)的车宽方向外侧面(9)相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的踏板支架及踏板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构造:在车身的侧部下方处配置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侧梁,将构成车身的地板部的地板面板的侧缘部与侧梁接合,在侧梁的外侧部附近配置有侧踏板。在地板面板的侧缘部的端部处形成有向下方弯折的延长部,在延长部一体地形成有向车内侧突出的凸部。侧踏板由踏板本体和臂部件构成,臂部件的一端固定设置于踏板本体上,臂部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地板面板的凸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5-1553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由于在地板面板的侧缘部的延长部形成有凸部并与侧梁接合,所以地板面板的侧缘部与侧梁间的接合部周边的强度和刚性得以提高。而且,由于在凸部处安装有侧踏板的臂部件,所以使侧踏板的安装强度提高。
但是,因车辆的侧面碰撞(来自车宽方向的碰撞)等而使得侧踏板被从车宽方向外侧推压时,仅通过提高侧踏板的安装强度无法限制侧踏板向车宽方向内侧的移动,有必要提高支撑踏板本体的臂部件(踏板支架)的刚性。
由此,本公开旨在将踏板支架的刚性抑制得较低的同时,抑制车辆的侧面碰撞时的侧踏板向车宽方向内侧的移动。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达成所述目的,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为:在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纵梁的车身框架而使车身得以弹性支撑的具备框架结构的车辆中,用于在纵梁的车宽方向外侧安装侧踏板的踏板支架,该踏板支架包含支架本体和止动部。
支架本体具有:固定部,其在纵梁的车宽方向外侧且在比纵梁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固定于车身侧的支架支撑部;踏板支撑部,其在将固定部固定于支架支撑部的支架安装状态下,在支架支撑部的车宽方向外侧下方支撑侧踏板。止动部从支架本体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至比踏板支撑部偏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从车宽方向外侧与纵梁的车宽方向外侧面相对。
所述结构中,因车辆的侧面碰撞(来自车宽方向的碰撞)等而使得侧踏板被从车宽方向外侧推压向车宽方向内侧移动时,踏板支架的止动部从车宽方向外侧与纵梁的车宽方向外侧面相连接。由此,侧面碰撞时车宽方向的负荷能在早期(侧面碰撞初期的阶段)传达至纵梁,从而能够控制踏板支架的刚性较低的同时,抑制侧踏板向车宽方向内侧的移动。
本公开的第2方式为第1方式的踏板支架,止动部从固定部到踏板支撑部连续的预定的上下范围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止动部的上端位于比纵梁的上端靠下方,止动部的下端位于比纵梁的下端靠上方。
所述结构中,由于止动部在从固定部遍及至踏板支撑部连续的预定的上下范围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止动部的上端位于比纵梁的上端靠下方,止动部的下端位于比纵梁的下端靠上方,故即使在车辆侧面碰撞时踏板支架相对于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有位移的情况下,也能因纵梁而切实阻止向车宽方向内侧移动的止动部。
另外,由于可使止动部和纵梁以较大的范围(面积)抵接,从而能够缓和向纵梁输入的负荷(应力)的集中进而抑制纵梁的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674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白蛋白阳性神经细胞的制造方法、细胞及分化诱导剂
- 下一篇:化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