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70589.6 | 申请日: | 202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2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波多腰弦一;渡边裕昭;河田俊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65/847 | 分类号: | F16D65/847;F16D55/228;F16D65/02;F16D65/09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蕴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用盘式 制动器 | ||
1.一种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具备:制动钳主体,其是利用桥接部将一对作用部连结而形成的,所述一对作用部夹着盘形转子对置地配置,并具备收容活塞的缸孔,所述桥接部跨过盘形转子的外周,并具备顶壁开口部;以及夹着所述盘形转子而配置于车身内侧的内侧摩擦衬块和配置于车身外侧的外侧摩擦衬块;所述内侧摩擦衬块及所述外侧摩擦衬块是在金属制的背板上安装衬片而分别形成的,所述车辆用盘式制动器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背板上,设有向所述顶壁开口部插入的散热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摩擦衬块的所述散热片形成为盘半径方向外侧面被配置于所述顶壁开口部并比所述桥接部的盘半径方向外侧面更靠内侧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摩擦衬块的所述散热片形成为盘半径方向外侧面比所述顶壁开口部更向盘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壁开口部沿桥接部的盘周向形成有多个,所述散热片与所述顶壁开口部对应地形成有多个。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片的盘半径方向外侧面形成为在将所述内侧摩擦衬块及所述外侧摩擦衬块组装于所述制动钳主体的状态下沿着所述桥接部的盘半径方向外侧面的形状的形状。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片形成有倒角部。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作用部沿盘周向分别并列设置有多个所述缸孔,所述桥接部具有形成于车辆前进时的盘转入侧的盘转入侧桥接部、形成于车辆前进时的盘转出侧的盘转出侧桥接部和形成于所述盘转入侧桥接部与所述盘转出侧桥接部的中间部的中间桥接部,并且在所述中间桥接部与所述盘转入侧桥接部之间以及所述中间桥接部与所述盘转出侧桥接部之间,分别设有所述顶壁开口部,
在至少一方的所述作用部的所述中间桥接部的延长线上,形成有在盘半径方向外侧面和盘形转子侧面开口的通气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在分别收容于并列设置的所述缸孔中的活塞、所述背板以及所述作用部的盘形转子侧面之间具备通气空间部,所述通气孔与所述通气空间部连通。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作用部的盘形转子侧面形成有从盘半径方向内侧端部到所述通气孔的通气槽。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孔从所述作用部的盘半径方向外侧面朝向所述盘形转子侧面相对于盘形转子的侧面形成为钝角。
11.如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孔分别形成于一对所述作用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在配置于车身内侧的所述作用部形成的所述通气孔与在配置于车身外侧的所述作用部形成的所述通气孔相比直径形成得更大。
13.如权利要求7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钳主体以盘半径方向内侧朝向车身前方的方式安装于车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未经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7058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实时视频通信的AV1编解码器
- 下一篇:聚合物衍生的弹性热散布器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