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70589.6 | 申请日: | 202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2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波多腰弦一;渡边裕昭;河田俊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65/847 | 分类号: | F16D65/847;F16D55/228;F16D65/02;F16D65/09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蕴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用盘式 制动器 | ||
一种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其能够确保衬片的厚度而保持制动感良好,并且能够将因衬片与盘形转子的滑动接触而产生的制动热良好地释放到外界空气中,车辆用盘式制动器(1)具备:制动钳主体(3),其是利用桥接部(3c)将一对作用部(3a、3b)连结而形成的,一对作用部夹着盘形转子(2)对置地配置,并具备缸孔(3i),桥接部跨过盘形转子(2)的外周,并具备第一顶壁开口部(3g)及第二顶壁开口部(3h);以及夹着盘形转子(2)而配置于车身内侧的内侧摩擦衬块(4)和配置于车身外侧的外侧摩擦衬块(5)。内侧摩擦衬块(4)及外侧摩擦衬块(5)是在金属制的背板(4b、5b)上安装衬片(4a、5a)而分别形成的,在背板(4b、5b)上,设有向盘半径方向外侧突出并向第一顶壁开口部(3g)及第二顶壁开口部(3h)插入的散热片(4c、4d、5c、5d)。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备将制动热散发到外界空气中的构造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车辆用盘式制动器中,为了防止在制动时因摩擦衬块的衬片与盘形转子的滑动接触而产生的制动热导致工作液的温度上升,有的在背板与衬片之间配置中板,经由设于背板与中板的重叠接触部的微细的间隙来实现制动热的释放(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有的是在背板与垫板之间配置具有隔热效果的隔热体,使制动热不向活塞传导(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外,在具备利用紧固螺栓从跨过盘形转子外周的桥接部将分割为两部分而形成的制动钳半体连结在一起的分割型制动钳主体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中,有的在分割为两部分的制动钳半体的分割面处夹装具备通气孔的分隔物,经由通气孔,向盘形转子与摩擦衬块的滑动接触部分供给行驶风,并且将因盘形转子与摩擦衬块的滑动接触而产生的制动热释放到外界空气中,防止工作液的温度上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及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5-945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25011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公平6-5066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4318575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些年,伴随着车辆性能的提高,制动能增加,因此存在将摩擦衬块的衬片加厚的倾向。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制动器中,由于在背板上安装中板,因此背板及中板的厚度导致难以将衬片的厚度加厚。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制动器中,因为隔热体、垫板由薄板形成,所以容易确保衬片的厚度,但是由于在活塞与背板之间夹装隔热体、垫板,因此有可能导致制动感降低。
另外,上述专利文献3的制动器有可能使部件个数增加并且使制动钳主体的重量增大。而且,在专利文献4的制动器中,在形成于摩擦衬块的背板与并列设置的活塞之间的通气空间部中通过的行驶风有可能不从制动钳主体的桥接部流向外部。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其能够确保衬片的厚度而保持制动感良好,并且能够将因衬片与盘形转子的滑动接触而产生的制动热良好地释放到外界空气中。而且,还目的还在于:在具备分割型制动钳主体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中,实现制动钳主体的轻量化,并且向形成于摩擦衬块的背板与并列设置的活塞之间的通气空间部供给行驶风,将因盘形转子与摩擦衬块的滑动接触而产生的制动热释放到外界空气中。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未经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705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实时视频通信的AV1编解码器
- 下一篇:聚合物衍生的弹性热散布器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