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具有用于装设儿童座椅的舒适的Isofix引导的车辆座椅或后排座椅设备的固定至线材框架的遮挡和引导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83696.2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6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P·基斯特;C·吕布克;S·马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0 | 分类号: | B60N2/60;B60N2/28;B60N2/7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郭帆扬;万欣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具有 装设 儿童座椅 舒适 isofix 引导 车辆 座椅 后排 设备 固定 线材 框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具有用于装设儿童座椅的舒适的Isofix引导的车辆座椅或后排座椅设备的固定至线材框架的遮挡和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盖(10.3)可枢转地布置在遮挡和引导装置(10)的下部区域(B2)中,并且可枢转到使用位置(II)中,在该使用位置中,盖(10.3)的背侧在遮挡装置(10)之前形成斜坡(10.3II),其中,在遮挡和引导装置(10)中通过盖(10.3)的使用位置(II)在遮挡和引导装置(10)的下部区域(B2)中可接近引导板(10.9),使得容纳元件(200.1)可仅经由引导板(10.9)或经由斜坡(10.3II)和引导板(10.9)引导至保持元件(200.2),并且可固定在保持元件(200.2)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或后排座椅设备中的留空部的遮挡和引导装置(Verblend- und Führungsvorrichtung),经由该遮挡和引导装置可到达设有容纳元件的装备部件、尤其儿童座椅的固定系统的固定至结构/固定至车身的保持元件,其中,遮挡装置具有隔板开口(Blendenöffnung)与布置在隔板开口中的盖。
背景技术
由公开文件WO2014/198462A1已知一种在车辆座椅的填垫部分中的用于儿童座椅的容纳设备。容纳设备容纳固定系统的容纳元件。固定系统包括保持元件。容纳元件是儿童座椅的一部分。根据现有技术,在填垫部分中的保持元件设有具有隔板开口的隔板元件。
固定系统尤其是Isofix固定系统,该固定系统一方面包括保持元件,该保持元件尤其构造为固定至结构/固定至车身的Isofix保持弓架。另一方面,Isofix固定系统包括容纳元件,该容纳元件大多构造为Isofix卡锁元件并接合到固定至结构/固定至车身的Isofix保持弓架中或容纳保持弓架。
Isofix固定系统是已知的、特别安全的且易于操作的固定系统,该固定系统尤其用于将儿童座椅固定在机动车中。在该固定系统中,在儿童座椅的使用位置中,在固定至结构的保持弓架(保持元件)与进行固定的儿童座椅之间建立结构与儿童座椅之间的刚性连接。
该原理通过公开文件DE 10 2004 048 358 A1阐明。公开文件JP 2001351058 A和US 2008/0111411 A1形成了另外的现有技术。
公开文件DE 10 2009 036 726 A1描述了符合DIN标准13216的Isofix连结处的隔板,该隔板具有翻盖,该翻盖在使用位置(在其中Isofix连结被锁定)中被挤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形美观的且易于装配的遮挡装置,用于车辆座椅和/或后排座椅设备的填垫部分中的留空部,其中,经由留空部确保对固定系统的固定至结构的保持元件(Isofix保持弓架)的可接近性。固定至结构的保持元件和尤其儿童座椅的容纳元件(Isofix卡锁元件)形成固定系统,其中,应为固定系统的用户(其将儿童座椅装设在车辆座椅和/或后排座椅设备上)提供容纳元件对可经由遮挡装置接近的固定至结构的保持元件的舒适的可接近性。
本发明的出发点是一种用于车辆座椅或后排座椅设备中的留空部的遮挡和引导装置,经由该遮挡和引导装置可到达设有容纳元件的装备部件、尤其儿童座椅的固定系统的固定至结构/固定至车身的保持元件,其中,遮挡装置具有隔板开口与在非使用位置中布置在隔板开口中的盖。
根据本发明设置成,盖可枢转地布置在遮挡和引导装置的下部区域中,并且可枢转到使用位置中,在该使用位置中,盖的背侧在遮挡装置之前形成斜坡,其中,在遮挡和引导装置中由于盖的使用位置在遮挡和引导装置的下部区域中可接近引导元件,由此容纳元件能够仅经由引导元件或以其他有利的方式首先经由斜坡并在此之后经由引导元件引导至保持元件,并且可固定在保持元件处。
在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引导元件是遮挡和引导装置的侧横梁之间的引导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股份公司,未经大众汽车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836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甲醇的方法
- 下一篇:针对动态用户群组的秘密数据的增强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