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的温室气体减排装置及具备其的船舶在审
申请号: | 202080106134.5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07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南棅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宇造船海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N3/04 | 分类号: | F01N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李盛泉;孙昌浩 |
地址: | 韩国庆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温室 气体 装置 具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船舶的温室气体减排装置,包括:海水供应部(110),所述海水供应部(110)供应海水;吸收液制造部(120),所述吸收液制造部(120)制造并供应高浓度COsubgt;2/subgt;吸收液;吸收塔(130),所述吸收塔130形成有COsubgt;2/subgt;去除部(131),所述COsubgt;2/subgt;去除部(131)使从船舶引擎(10)排出的废气与从海水供应部(110)供应的海水反应并冷却,使冷却的废气与来自吸收液制造部(120)的吸收液反应,将COsubgt;2/subgt;转换成铵盐水溶液而去除COsubgt;2/subgt;;吸收液浓度调节部(140),所述吸收液浓度调节部(140)调节从吸收液制造部120向吸收塔(130)供应的吸收液的浓度;及氨再生部(150),所述氨再生部(150)使从吸收塔(130)排出的铵盐水溶液与二价金属氢氧化物水溶液反应,使NHsubgt;3/subgt;再生并回归吸收塔,再用作吸收液;其中,能够既定地保持吸收液的浓度,防止吸收性能低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既定地维持温室气体吸收液的浓度、防止吸收塔的吸收性能低下,应用加压系统,防止因高浓度吸收液的自然蒸发导致的吸收液损失的船舶的温室气体减排装置及具备其的船舶。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借助于热交换方式而以清水冷却废气,防止吸收液的浓度下降,调节吸收液的浓度,既定地维持吸收液的浓度,防止吸收性能低下的船舶的温室气体减排装置及具备其的船舶。
背景技术
最近,由于化石燃料无分别使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正在发生地球变暖现象和与此相关的环境灾害。
因此,将与不释放作为典型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而是进行捕集和存储相关的一系列技术称为CCS(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碳捕获和储存)技术,最近倍受瞩目,在CCS技术中,化学吸收法(chemical absorption)由于能够进行大规模处理,因而是其中使用最多的技术。
另外,二氧化碳排放管制通过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进行管制,目标是在2050年减少2008年排放量的50%以上,由于2030年需减少2008年排放量的40%,因而不排放CO2或捕集已排放CO2的技术倍受瞩目。
作为参考,直接捕集及存储二氧化碳的CCS技术中的CO2捕集技术,可以根据对象工序的CO2发生条件而多样地接近,目前代表性技术有吸收法、吸附法和膜分离法,其中,湿式吸收法就陆地工厂而言,技术成熟度高,CO2的大量处理容易,可以说是最接近CCS技术商用化的捕集技术,作为吸收剂,主要使用胺系列和氨。
另一方面,前面提及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或捕集已生成二氧化碳的技术目前在船舶中尚没有商用化案例,将氢或氨用作燃料的方法目前也在开发中,尚未达到商业化水平的阶段。
另外,为了使得SOX的发生量减小或不发生,针对使用低硫油或LNG作为燃料的船舶,提出了将能够利用吸收液吸收从船舶引擎排出的废气中的CO2,转换成不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物质并排出或转换成有用的物质进行存储,防止吸收液因浓度变化导致的吸收性能低下的技术应用于船舶的必要性。
另外,为了使得SOX的发生量减小或不发生,针对使用低硫油或LNG作为燃料的船舶,提出了将能够利用吸收液吸收从船舶引擎排出的废气中的CO2,转换成不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物质并排出或转换成有用的物质进行存储,防止借助于清水来冷却废气导致的吸收液浓度低下,防止吸收液重复循环导致浓度变化而造成吸收性能低下的技术应用于船舶的必要性。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宇造船海洋株式会社,未经大宇造船海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1061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密钥生成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