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催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90000473.0 | 申请日: | 2020-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37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前田和寿;堀村弘幸;川口大二;仓泽侑史;木村聪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53/94 | 分类号: | B01D53/94;F01N3/2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 装置 | ||
1.一种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装置具备:
催化剂载体(30),其担载对从内燃机(4)排出的废气进行净化的催化剂;
外筒(40),其与所述催化剂载体(30)接合,且在内侧支承所述催化剂载体(30);
下游排气管(20),其是供通过了所述催化剂载体(30)的所述废气流通的排气管,所述下游排气管(20)在内侧紧密地插入所述外筒(40)而与所述外筒(40)接合,并在与所述催化剂载体(30)之间设置有供通过了所述催化剂载体(30)的所述废气流入的间隙(G);
上游排气管(10),其供向所述催化剂载体(30)导入的所述废气流通;
套管构件(50),其配置于所述外筒(40)的上游侧端部(40u)的内侧至所述上游排气管(10)的下游侧端部(10d)的内侧,且具有在与所述催化剂载体(30)的上游侧端部(30u)之间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下游侧端部(50d);以及
焊接部(60),其设置于所述套管构件(50)的外侧,且将所述外筒(40)与所述上游排气管(10)接合。
2.一种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装置具备:
催化剂载体(30),其担载对从内燃机(4)排出的废气进行净化的催化剂;
外筒(40),其与所述催化剂载体(30)钎焊接合或者扩散接合,且在内侧支承所述催化剂载体(30);
下游排气管(20),其是供通过了所述催化剂载体(30)的所述废气流通的排气管,所述下游排气管(20)在所述外筒(40)的外侧与所述外筒(40)连接,并且在与所述催化剂载体(30)之间设置有供通过了所述催化剂载体(30)的所述废气流入的间隙(G);
上游排气管(10),其供向所述催化剂载体(30)导入的所述废气流通;
套管构件(50),其配置于所述外筒(40)的上游侧端部(40u)的内侧至所述上游排气管(10)的下游侧端部(10d)的内侧,且具有在与所述催化剂载体(30)的上游侧端部(30u)之间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下游侧端部(50d);以及
焊接部(60),其设置于所述套管构件(50)的外侧,将所述外筒(40)与所述上游排气管(10)接合,并且将所述外筒(40)与所述下游排气管(20)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载体(30)的下游侧端部(30d)位于比所述外筒(40)的下游侧端部(40d)靠下游侧的位置,
所述间隙(G)设置于所述外筒(40)的所述下游侧端部(40d)的下游侧,并且设置于所述催化剂载体(30)的外侧且所述下游排气管(20)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游排气管(20)在比所述催化剂载体(30)靠上游侧的位置与所述外筒(40)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装置具备所述催化剂载体(30)与所述外筒(40)的接合部(B1),
所述接合部(B1)的下游侧端部设置于与所述外筒(40)的下游侧端部(40d)相同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筒(40)的上游侧端部(40u)与所述上游排气管(10)的下游侧端部(10d)隔开间隔地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游排气管(20)的上游侧端部(20u)位于比所述外筒(40)的上游侧端部(40u)靠下游侧的位置,且通过所述焊接部(60)而与所述外筒(40)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G)的外径与所述外筒(40)的外径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900004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RFID标签用RFIC模块套件和RFID标签套件
- 下一篇:一种跨骑式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