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催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90000473.0 | 申请日: | 2020-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37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前田和寿;堀村弘幸;川口大二;仓泽侑史;木村聪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53/94 | 分类号: | B01D53/94;F01N3/2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 装置 | ||
催化装置(8)具备:催化剂载体(30),其担载对从内燃机排出的废气进行净化的催化剂;外筒(40),其在内侧支承催化剂载体(30);以及下游排气管(20),其是供通过了催化剂载体(30)的废气流通的排气管,在外筒(40)的外侧与外筒(40)连接,并且在与催化剂载体(30)之间设置有供通过了催化剂载体(30)的废气流入的间隙(G)。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催化装置(catalyst device)。
本申请基于2019年4月11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9-075577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在内燃机的排气装置设置有催化装置以净化废气。在跨骑型车辆等小型车辆,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搭载有将卷绕波纹板和平板而成的金属催化剂载体收容于外筒内的催化装置(金属催化剂转换器)。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催化装置中,仅将金属催化剂载体的废气的流出侧的外周同接于筒状的支承构件的内周,并将支承构件的前部插入固定于外筒的废气的流出侧。在外筒与金属催化剂载体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成为担负金属催化剂载体的保温的作用的空气隔热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7-91239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为了应对今后的新排气规定,希望更进一步提升净化性能。
于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实现了净化性能的提升的催化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的催化装置具备:催化剂载体30,其担载对从内燃机4排出的废气进行净化的催化剂;外筒40,其与所述催化剂载体30接合,且在内侧支承所述催化剂载体30;下游排气管20,其是供通过了所述催化剂载体30的所述废气流通的排气管,所述下游排气管20在内侧紧密地插入所述外筒40而与所述外筒40接合,并在与所述催化剂载体30之间设置有供通过了所述催化剂载体30的所述废气流入的间隙G;上游排气管10,其供向所述催化剂载体30导入的所述废气流通;套管构件50,其配置于所述外筒40的上游侧端部40u的内侧至所述上游排气管 10的下游侧端部10d的内侧,且具有在与所述催化剂载体30的上游侧端部30u之间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下游侧端部50d;以及焊接部60,其设置于所述套管构件50的外侧,且将所述外筒40与所述上游排气管10接合。
(2)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的催化装置具备:催化剂载体30,其担载对从内燃机4排出的废气进行净化的催化剂;外筒40,其与所述催化剂载体30钎焊接合或者扩散接合,且在内侧支承所述催化剂载体30;下游排气管20,其是供通过了所述催化剂载体30的所述废气流通的排气管,所述下游排气管20在所述外筒40的外侧与所述外筒40连接,并且在与所述催化剂载体30之间设置有供通过了所述催化剂载体30的所述废气流入的间隙G;上游排气管10,其供向所述催化剂载体30导入的所述废气流通;套管构件50,其配置于所述外筒40的上游侧端部40u的内侧至所述上游排气管10的下游侧端部10d的内侧,且具有在与所述催化剂载体30 的上游侧端部30u之间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下游侧端部50d;以及焊接部60,其设置于所述套管构件50的外侧,将所述外筒40与所述上游排气管10 接合,并且将所述外筒40与所述下游排气管20接合。
根据上述(1)或(2)的方案,在下游排气管与催化剂载体之间、即催化剂载体的周围设置有空气层,因此能够缓和经由下游排气管传到催化剂载体的外部气体的影响而提升催化剂载体的保温性能。并且,通过催化剂载体而被加热了的废气流入下游排气管与催化剂载体之间的间隙,因此与供未通过催化剂载体的废气流入的结构相比,能够利用更高温的空气层包围催化剂载体。因而,能够可靠地提升催化剂载体的保温性能。因此,能够实现催化剂的早期活性化,并提升净化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900004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RFID标签用RFIC模块套件和RFID标签套件
- 下一篇:一种跨骑式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