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机主动短路控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1529.5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7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宵;陈守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华宸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9/032 | 分类号: | H02P29/032;H02P6/18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李德溅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机 主动 短路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机主动短路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在电机主动短路时能够抑制暂态电流,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a、当电机需要进入安全状态时,电机控制器记录电机在当前时刻的转子位置角θi,并计算反电动势线电压;b、计算电机在下一时刻的反电动势线电压;c、通过判断任意两相的反电动势线电压处于波峰或波谷时,先进行两相短路,剩余第三相为开路相并进入步骤d;否则回到步骤a;d、计算电机的开路相在当前时刻的反电动势相电压;e、计算电机的开路相在下一时刻的反电动势线电压;f、通过判断开路相的反电动势相电压处于波峰或波谷时,对开路相进行短路;否则回到步骤d。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判断反电动势线电压在波峰或波谷时刻进行短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电机主动短路控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的驱动电机大部分采用永磁同步电机,以追求更高的效率、能量密度和可靠性。
当车辆行驶过程中,若整车系统出现严重不可控故障时(例如电池过温、控制器自身器件失效等),控制器需要立即停止对永磁电机的控制。如果故障前,车辆正在行驶过程中,永磁电机处于高速旋转状态,停机后失去控制的高速永磁电机,其转子上的永磁体就会在电机三相端产生过高的反电动势电压,如图1所示的Ea、Eb、Ec。该反电动势电压与电机转速成正比,也即故障前车速越高,电机转速越大,则反电动势电压也越高。
过高的反电动势电压,会通过控制器内部的功率器件反并联二极管D1~D6不控整流,对控制器内的直流电容进行充电,并对产生一个失控的制动转矩,该制动转矩会危害到车辆的操控,增加翻车危险。同时反电动势整流到控制器内的直流电容C1上,会冲高直流电容的电压,损坏控制器内部的功率器件,甚至引起电池包爆炸,产生不可控的安全隐患。
从安全角度考虑,为抑制永磁电机高速停机后过高的反电动势电压,停机后应该让电机进入主动短路状态。例如闭合控制器下部功率器件S2/S4/S6,使得电机的三相电压短接在直流负极,反电动势就只作用在电机内部的三相绕组上,产生短路电流,而且短路电流只在电机内部绕组和功率器件的下管中存在,不会流到直流电容C1或电池上,不影响后级直流侧的安全。同理,也可以闭合控制器上部功率器件S1/S3/S5,使得电机的三相输出端短接在直流正极。将电机短接到电池正极或负极,其效果没有差别,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控制器的上管S1/S3/S5还是下管S2/S4/S6的故障状态来决定。
如果故障后,立即直接将电机三相同时短路,则电机内部绕组L1~L3上的电流,会经历从暂态到稳态的过渡过程。其中稳态电流受电机设计参数的影响,属于不可控因素;而暂态电流则受短路前电流幅值、短路时刻、短路方式的影响,属于可控因素。
稳态和暂态电流的叠加,会产生较大的电流冲击,如图2所示。过大的冲击电流会损坏控制器功率器件,同时会让永磁电机磁钢失磁,造成不可恢复的损坏,达不到安全停机的初衷。
为了尽量减小短路造成暂态危害,CN109905068A中,完全短路前先控制电机的dq轴给定电流调整为特征电流,以在主动短路动作前将电机输出转矩降为0,并且确保主动短路动作时不会产生过大的冲击电流;再在电机的dq轴给定电流已经调整为特征电流后,进行完全的短路。
另外在CN 108964572 A中,通过两段控制阶段进行过渡,在过渡阶段中,通过检测短路电流,来调整功率器件的开关状态,从而减小电流短路的暂态过渡过程。
这些方法本质都是在完全短路前,通过控制器的控制策略,来驱动功率器件反复开关,达到控制暂态电流的目的。这些方法需要严重依赖电流传感器、转速位置传感器,且得保证功率器件的驱动电路处于的良好工作状态。主动短路的初衷是在车辆系统发生失效后,采用简单可靠的方式快速进入安全状态。在失效后,如果控制器本身还能进行复杂的控制策略,就没必要进行主动短路了。
综上,现有技术均太复杂,安全短路前所需的步骤太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华宸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华宸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15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铁芯用耐腐蚀覆盖漆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立式空调的出风口防护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