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开挖电力管道的精准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2994.0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9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陆海陵;陈淼;杨劲业;郭慧敏;张润骏;刘馨;郑雨翔;赵成斌;徐澄吉;孙晓园;陈董云;于盛楠;沈晓清;陆海风;徐静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张静洁;徐雯琼 |
地址: | 2001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挖 电力 管道 精准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开挖电力管道的精准定位方法,包含步骤:S1、为非开挖电力管道铺设路径建立铺设模型;S2、对所述非开挖电力管道进行定位,获取其准确的地下路径信息;S3、基于所述铺设模型、地下路径信息,判断非开挖电力管道的定位精度。本发明通过多种检测方法对非开挖电力管道进行定位,非开挖电力管道准确的地下路径信息;并基于所述地下路径信息、铺设模型寻找定位待确定位置,进一步通过超声法获取该待确定位置的实际位置信息。通过本发明的精准定位方法,保证了对非开挖电力管道定位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地下管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开挖电力管道的精准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力管道敷设方式中,需要在地表经过机械开挖或人工开凿挖出电缆沟壑,在施工过程中会造成城市道路交通阻塞、城市噪声加重以及城市环境的污染。当电力管道经过大中城市繁华街道、景观路段、穿越各种建筑物、河道、高速公路、铁路时,都会采用非开挖拉管敷设方式。非开挖拉管敷设方式是在不挖开地表的条件下完成电力管道埋设的一种特殊施工方法。其具有地表不受破坏,不影响交通、施工方便、综合费用低、施工工期较短等优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下非开挖电力管道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利用率及管理难度也越来越高。由于非开挖地下管道的施工复杂度高,非开挖地下管道所在的地质也有不同,稍有不慎,非开挖地下管道的实际铺设位置与理论设计位置会存在较大的差别。而在铺设新的非开挖的新电力管道时需要避开地下原有的非开挖电力管道,由于地下非开挖电力管道错综复杂,肉眼无法识别,因而需要对现有的非开挖地下电力管道进行精准定位,以获得非开挖地下电力管道的实际铺设路径。
有时因为早期地下非开挖电力管道的拉管路径工程资料不准确或缺失等原因,使得不能获得现有地下非开挖电力管道的准确路径,因而对新建地下非开挖电力管道的铺设造成了一定困难。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外力误破坏现有管道,将造成停电乃至人身伤亡等重大事故。由于通常地下非开挖电力管道一般位于地表下4米甚至更深的位置,传统测绘方式很难确定其准确位置及实际铺设路径。
非开挖电力管道施工完成后,验收方也需要获取其实际铺设路径,并通过比对实际铺设路径与设计的非开挖电力管道路径之间的重合度,判断施工精度,根据施工精度判断非开挖电力管道是否达到施工标准。另一方面,施工方也需要知道非开挖电力管道的施工精度,进行施工经验总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开挖电力管道的精准定位方法,首先为非开挖电力管道铺设路径建立铺设模型;然后通过不同的探测方法获取非开挖电力管道的地下路径信息;最后从铺设模型依序选取若干个第一测量点,从所述地下路径信息选取对应的若干个第二测量点,通过将对应的第一测量点与第二测量点进行比对,获取地下路径信息中位置不准确的第二测量点,进一步通过超声测量法测量非开挖电力管道与该第二测量点对应的位置,修正所述地下路径信息。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地对非开挖电力管道进行精准定位,获取非开挖电力管道的准确路径信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开挖电力管道的精准定位方法,包含步骤:
S1、为非开挖电力管道铺设路径建立铺设模型;
S2、对所述非开挖电力管道进行定位,获取其准确的地下路径信息;
S3、基于所述铺设模型、地下路径信息,判断非开挖电力管道的定位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29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