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的配方食品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4065.3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5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周群;黄建国;朱瑶;蔡彦希;程泽能;易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慧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33/19;A23L33/21;A23L33/115;A23L33/14;A23L33/125;A23L33/16;A23L33/15;A23L33/12;A23L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开发区麓***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糖尿病患者 食用 配方 食品 | ||
本发明属于健康食品技术领域,公开一种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的配方食品,所述配方食品的GI值为24,其中膳食纤维含量占配方食品总量的10~15%,包括乳清蛋白粉、抗性糊精、葵花籽油微囊粉、亚麻籽油微囊粉、食用非活性酵母、抗性淀粉、结晶果糖、魔芋粉、辛癸酸甘油酯、食用香精、果胶、阿斯巴甜、碳酸镁、烟酸、硫酸锌、维生素B1、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本发明配方食品作为餐食补充产品,替代午餐及晚餐的部分主食,通过饮食调整保证个体的营养均衡,控制血糖的波动,对糖耐量异常人群的血糖水平有明显改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康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的配方食品。
背景技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7年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全世界超过19亿的成年人超重,其中超过6.5亿人属于肥胖,占世界成年人数的13%。超重/肥胖人数逐年增加主要是因为能量摄入过多、久坐等不健康生活方式造成脂肪在体内异常或过度堆积,从而导致一系列相关的健康问题。目前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超重/肥胖是心血管疾病、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糖耐量异常、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见多余的体重是导致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风险因素,同时慢病的发病率也与日俱增,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国民健康的头号威胁。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超重/肥胖是糖尿病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是产生胰岛素抵抗和脂质代谢异常的重要原因。2013年按体质指数(BMI)分层显示,BMI25者糖尿病患病率为7.8%,25≤BMI30者患病率为15.4%,BMI≥30者患病率为21.2%。糖耐量异常(IGT)是发展为糖尿病的最后一个关口,而在糖尿病前期阶段,IGT患者中60%以上体重超重和肥胖,半数以上存在胰岛素抵抗。
血糖指数(GlycemicIndex GI)即某食物在食后2h血糖曲线下面积比相当含量葡萄糖在食后2h血糖曲线下面积乘100%。GI值是衡量碳水化合物对血糖反应的一种有效指标。食物的GI值越低,食用后所引起的血糖反应越小,需要产生的胰岛素也越少,避免了血糖的剧烈波动,从而有利于有效控制血糖。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的配方食品,通过饮食调整保证个体的营养均衡,控制血糖的波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的配方食品,通过饮食调整保证个体的营养均衡,控制血糖的波动,对糖耐量异常人群的血糖水平有明显改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的配方食品,所述配方食品的GI值为24,其中膳食纤维含量占配方食品总量的10~15%,包括乳清蛋白粉、抗性糊精、葵花籽油微囊粉、亚麻籽油微囊粉、食用非活性酵母、抗性淀粉、结晶果糖、魔芋粉、辛癸酸甘油酯、食用香精、果胶、阿斯巴甜、碳酸镁、烟酸、硫酸锌、维生素B1、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
进一步地,所述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的配方食品,所述配方食品的GI值为24,其中膳食纤维含量占配方食品总量的10.6%,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乳清蛋白粉10~25份、抗性糊精5~15份、葵花籽油微囊粉5~15份、亚麻籽油微囊粉5~15份、食用非活性酵母5~20份、抗性淀粉5~20份、结晶果糖5~20份、魔芋粉5~15份、辛癸酸甘油酯5~20份、食用香精0.1~5份、果胶0.1~5份、阿斯巴甜0.1~5份、碳酸镁0.1~5份、烟酸0.1~5份、硫酸锌0.1~5份、维生素B10.1~5份、维生素B60.1~5份和维生素B120.1~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慧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慧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40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