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气井伴热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5521.6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8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刚;关野;徐青松;孙高超;王晓明;黄国梁;何均;黄海;杨达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侯晓雅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井伴热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油气井伴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热源井,所述热源井用于为待伴热油气井提供伴热介质,所述热源井为高含水量、高产液量的油气井;
将所述热源井的生产侧的出液口与伴热管线的一端连接,所述伴热管线用于输送所述伴热介质;
将所述伴热管线的另一端与产液管线的进液端连接,将所述待伴热油气井的生产侧的出液口与所述产液管线的进液端连接,所述产液管线用于输送所述伴热介质和所述待伴热油气井生产的待伴热油气的混合物;
打开所述热源井和所述待伴热油气井的生产闸门,使得所述伴热介质和所述待伴热油气同时从所述产液管线的出液端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井伴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热源井的生产侧的出液口与伴热管线的一端连接包括:
将所述热源井的生产侧的出液口与高压连接头的一端连接;
将所述高压连接头的另一端与单向止回阀的一端连接;
将所述单向止回阀的另一端与所述伴热管线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井伴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井为含水量大于或者等于70%,且,产液量大于或者等于50立方米/天的油气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井伴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待伴热油气井的生产侧的出液口与所述产液管线的进液端连接包括:
将对应规格的油嘴安装在所述待伴热油气井的生产侧的出液口上,所述油嘴用于控制所述待伴热油气井的生产压差;
将所述油嘴与所述产液管线的进液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井伴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井与所述待伴热油气井相邻,或者,所述热源井与所述待伴热油气井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阈值。
6.一种油气井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热源井(1)、伴热管线(2)、待伴热油气井(3)和产液管线(4),其中,所述热源井(1)的生产侧的出液口与所述伴热管线(2)的一端连接,所述伴热管线(2)的另一端与所述产液管线(4)的进液端连接,所述待伴热油气井(3)的生产侧的出液口与所述产液管线(4)的进液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气井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高压连接头(5)和单向止回阀(6),其中,所述热源井(1)的生产侧的出液口与所述高压连接头(5)的一端连接,所述高压连接头(5)的另一端与所述单向止回阀(6)的一端连接,所述单向止回阀(6)的另一端与所述伴热管线(2)的一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气井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井(1)为含水量大于或者等于70%,且,产液量大于或者等于50立方米/天的油气井。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气井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对应规格的油嘴(7),其中,所述油嘴(7)安装在所述待伴热油气井(3)的生产侧的出液口上,所述油嘴(7)与所述产液管线(4)的进液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气井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井(1)与所述待伴热油气井(3)相邻,或者,所述热源井(1)与所述待伴热油气井(3)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55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