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灌封抗中毒电缆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5732.X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1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白建文;章志鸿;危会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瑞桥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L23/28;C08L23/08;C08K13/02;C08K3/34;C08K3/22;C08K5/098;C08F8/04;C08F210/18;C08J3/28;C08J3/24;B29B7/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兴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89 | 代理人: | 梁首强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灌封抗 中毒 电缆 橡胶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灌封抗中毒电缆橡胶材料,其包括基材载体、及交联负载于所述基材载体上的交联组合物和加氢助剂,所述基材载体和交联组合物均不含磷、氮、硫元素、及偏苯基团,所述基材载体、交联组合物和加氢助剂的质量份数比为44~146:2~7:1~8;还公开一种电子灌封抗中毒电缆橡胶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对各组分的选择和含量的优化,结合制备工艺的改进,设计第一和第二密闭式混炼条件、开放式混炼条件、挤出硫化条件及催化加氢反应,并辅以超声波和微波条件,通过协同配合作用,制造出能抗中毒现象,且具有耐高低温、耐老化、高强度、高韧性的电缆橡胶材料,以使电源线的灌封结构防止出现中毒现象和耐高温老化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灌封抗中毒电缆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城市亮化工程的发展带动了特殊的电线电缆行业的快速发展,如LED电源、LED灯具等均有使用橡胶电源线,促使行业内这一新型线种的需求。而在橡胶电源线的加工工艺中涉及有电子灌封工艺,为了使橡胶电源线能适应这一新电子灌封工艺,传统的普通橡胶电缆料在电子灌封时,线材与电缆料的灌封胶接触处易出现灌封胶中毒不凝固现象,从而影响其灌封效果,而且要求此类电源线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高低温、耐油等特殊性能要求。目前,常规使用的电缆料一般为含氮化合物,而此类电缆料一般为加成型硅橡胶材料,其催化剂很容易中毒,催化剂中毒使得橡胶材料超过一定时间无法固化而无法达到应有的性能要求。
因此,如何优化电缆橡胶材料的配方和制备工艺,进而得到同时兼具抗中毒性能和高强度、耐高温等综合性能的电缆橡胶材料成为当下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灌封抗中毒电缆橡胶材料;还公开了一种电子灌封抗中毒电缆橡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子灌封抗中毒电缆橡胶材料,其包括基材载体、及交联负载于所述基材载体上的交联组合物和加氢助剂,所述基材载体和交联组合物均不含磷、氮、硫元素、及偏苯基团,所述基材载体、交联组合物和加氢助剂的质量份数比为44~146:2~7:1~8;
所述基材载体由如下步骤制备:
步骤1,于第一密闭式混炼条件下,依次加入填充补强剂和功能性组合物并分散均匀,得到混合物A;
步骤2,于第二密闭式混炼条件下,辅以超声波和微波条件,向所述混合物A中加入橡胶基材分散至均匀并动态硫化,控制门尼粘度至30~60N·m,即得所述基材载体。
上述的电子灌封抗中毒电缆橡胶材料,其中所述电缆橡胶材料包括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组分:橡胶基材21~75份、填充补强剂25~55份﹑功能性组合物3~14份﹑着色剂0~1份﹑及加工辅助剂0~1份。
上述的电子灌封抗中毒电缆橡胶材料,其中所述橡胶基材包括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组分:氯化聚乙烯橡胶15~45份﹑乙丙橡胶0~25份﹑及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5份。
上述的电子灌封抗中毒电缆橡胶材料,其中所述功能性组合物包括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组分:增塑剂2~7.5份﹑稳定剂0.5~5份﹑及防老剂0.5~1.5份。
上述的电子灌封抗中毒电缆橡胶材料,其中所述增塑剂与所述填充补强剂的质量比为1:2.5~10,所述防老剂与所述橡胶基材的质量百分比为0.5~3%:1,所述交联组合物与所述橡胶基材的质量百分比为3~8%:1。
上述的电子灌封抗中毒电缆橡胶材料,其中所述增塑剂选自于己二酸二辛酯、癸二酸二辛酯、偏苯三酸三辛酯、饱和的二异壬基酯类增塑剂SY-810、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的电子灌封抗中毒电缆橡胶材料,其中所述增塑剂为质量比为1:2~3的己二酸二辛酯与饱和的二异壬基酯类增塑剂SY-810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瑞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瑞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57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制造的智能家居排气用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薄膜生产线纵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