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昆布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5943.3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2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丁侃;张世海;李美霞;丁亚琦;杜振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B37/04 | 分类号: | C08B37/04;A61K31/734;A61P31/14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阳 |
地址: | 2001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昆布 多糖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昆布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摩尔百分比计,所述昆布多糖的单糖组成为甘露糖醛酸89.3%和古洛糖醛酸10.7%。该昆布多糖及包含其的昆布多糖提取物具有治疗或者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所导致的肺炎等的潜能,有望开发成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或预防新冠病毒的糖类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昆布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昆布(Ecklonia kurome),亦称“黑菜”、“鹅掌菜”、“五掌菜”等。属于海带科植物,海带或翅藻科植物黑昆布的叶状体。孢子体大型,褐色、革质,高30-100cm,分叶片、柄部、固着器、固着器假根状。假根两叉式分支,柄部圆柱状,近叶片部渐扁平,叶片两侧羽状或复羽状分支,中部稍厚,居间生长,长1-12cm,粗3-7mm,粗锯齿叶缘。游动孢子生于叶片两面,有明显的不等世代交替。生长于温带海洋中,主治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昆布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昆布多糖,以摩尔百分比计,所述昆布多糖的单糖组成为甘露糖醛酸89.3%和古洛糖醛酸10.7%。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昆布多糖包含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之间形成醚键,所述第二单元和所述第三单元之间形成醚键;
其中,所述第一单元为(G-G)a,所述第二单元为(G-M)b,所述第三单元为(M-M)c,其中,G表示古洛糖醛酸,M表示甘露糖醛酸,a、b和c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a和b各自独立地为1、2、3或4;c为5、6、7、8或9。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昆布多糖具有以下结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昆布多糖的分子量范围在20-30kDa之间,优选为27.9kDa。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昆布多糖的红外光谱图在以下波长处具有伸缩振动峰:3453.88cm-1±0.2cm-1、2935.13cm-1±0.2cm-1、1616.06cm-1±0.2cm-1、1417.42cm-1±0.2cm-1、1035.59cm-1±0.2cm-1、956.52cm-1±0.2cm-1、890.95cm-1±0.2cm-1、821.53cm-1±0.2cm-1、792.12cm-1±0.2cm-1;或
所述昆布多糖的1H NMR谱图在以下位置具有峰:5.12ppm±0.02ppm、4.04ppm±0.02ppm、3.95ppm±0.02ppm、4.29ppm±0.02ppm、4.53ppm±0.02ppm\3.87ppm±0.02ppm、3.93ppm±0.02ppm、3.83ppm±0.02ppm、4.10ppm±0.02ppm、4.73ppm±0.02ppm;和/或
所述昆布多糖的13C NMR谱图在以下位置具有峰:102.45ppm±0.2ppm、65.87ppm±0.2ppm、78.46ppm±0.2ppm、81.2ppm±0.2ppm、68.57ppm±0.2ppm、176.58ppm±0.2ppm、101.22ppm±0.2ppm、71.12ppm±0.2ppm、72.55ppm±0.2ppm、79.06ppm±0.2ppm、76.69ppm±0.2ppm、175.96ppm±0.2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59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胀钉使用装置
- 下一篇:用户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