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余热锅炉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1316.0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0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杨明华;杨源满;张风坡;张力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F24H1/40;F24H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窦雪龙;臧微微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锅炉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余热锅炉,包括:锅炉管箱,为圆柱状结构且锅炉管箱的内腔横截面呈圆形;进水集箱,设置在锅炉管箱的下部外侧;进水配水管路,穿设在锅炉管箱内且进水配水管路的一端与进水集箱连接;出水集箱,设置在锅炉管箱的上部外侧;出水配水管路,穿设在锅炉管箱内且出水配水管路的一端与出水集箱连接;换热管组,沿锅炉管箱的轴向方向设置在内腔中,换热管组的下端与进水配水管路连通,换热管组的上端与出水配水管路连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将锅炉管箱的内腔横截面设置成圆形,能够消除锅炉管箱局部应力集中,提升烟气的气流分布均匀性,避免局部沉积烟尘,且能够增加整体装置的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的余热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中低温烟气余热回收主要依靠对流换热,对流换热管束通常布置在余热锅炉管箱内,烟气冲刷对流换热管束,将热量传导给管内的流体,流体吸收热量变成蒸汽或者热水。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余热锅炉对流换热管束的流通截面通常为方形或者长方形,烟气在管箱内流通,横向冲刷水平布置的换热管。
现有技术的缺点:现有技术的方形管箱容易在四角产生直角应力集中,各个地方的结构受力是不均匀的,对锅炉管箱的安全不利。方形管箱也会出现“死角”,四个夹角处烟气流速较低,不仅造成换热不均匀,而且管箱四角容易积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余热锅炉,以达到提高换热效率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余热锅炉,包括:锅炉管箱,为圆柱状结构且锅炉管箱的内腔横截面呈圆形;进水集箱,设置在锅炉管箱的下部外侧;进水配水管路,穿设在锅炉管箱内且进水配水管路的一端与进水集箱连接;出水集箱,设置在锅炉管箱的上部外侧;出水配水管路,穿设在锅炉管箱内且出水配水管路的一端与出水集箱连接;换热管组,沿锅炉管箱的轴向方向设置在内腔中,换热管组的下端与进水配水管路连通,换热管组的上端与出水配水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进水集箱为两个,对称设置在锅炉管箱的下部外侧,进水配水管路穿过锅炉管箱且进水配水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进水集箱。
进一步地,出水集箱为两个,对称设置在锅炉管箱的上部外侧,出水配水管路穿过锅炉管箱且出水配水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出水集箱。
进一步地,进水配水管路为多根,沿锅炉管箱下端的横截面方向平行间隔均布;出水配水管路为多根,沿锅炉管箱上端的横截面方向平行间隔均布,且多根出水配水管路与多根进水配水管路在竖直方向一一对应;每组对应的进水配水管路与出水配水管路之间均设置有换热管组。
进一步地,进水配水管路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配水管路和第二配水管路,第一配水管路位于第二配水管路的下方,且第一配水管路与第二配水管路错位设置;出水配水管路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三配水管路和第四配水管路,第三配水管路位于第四配水管路的上方,且第三配水管路和第四配水管路错位设置,第一配水管路与第三配水管路在竖直方向位置对应,第二配水管路与第四配水管路在竖直方向位置对应;第一配水管路与第三配水管路之间连接有换热管组,第二配水管路与第四配水管路之间连接有换热管组。
进一步地,第一配水管路、第二配水管路、第三配水管路和第四配水管路均为多条,且多条第一配水管路、第二配水管路、第三配水管路和第四配水管路彼此平行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换热管组包括至少一根换热管,换热管沿竖直方向设置,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对应的进水配水管路和出水配水管路。
进一步地,换热管外还设置有散热翅片,散热翅片的长度方向与换热管的轴向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进水配水管路与锅炉管箱的穿孔处设置有密封组件;出水配水管路与锅炉管箱的穿孔处也设置有密封组件。
进一步地,出水配水管路朝向锅炉管箱顶端的一侧设置有防磨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13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