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叉车控制阀角度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2836.3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8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胡祝田;陈仕胜;陈曾;葛立银;龚仁涛;孟洋;周鹏;葛庆勋;漆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22 | 分类号: | B66F9/22;B66F9/075;F15B13/02;F16K11/08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叉车 控制 角度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叉车配件领域的一种可调节叉车控制阀角度机构,包括车架前板与安装有控制阀、阀操纵机构的控制阀安装板,所述车架前板相对控制阀安装板的表面上安装有转轴机构以及锁紧机构,所述控制阀安装板通过转轴机构相对所述车架前板具有可偏转的角度,偏转后的控制阀安装板通过锁紧机构进行固定。本发明通过转轴机构使控制阀可实现不同角度的调整,满足不同体型的操作人员的需求,提升了舒适性,而采用锁紧机构可以实现控制阀安装板的快速偏转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叉车配件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调节叉车控制阀角度机构。
背景技术
控制阀是叉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叉车门架的起升、下降、前后倾等动作均是通过与控制阀连接的阀操纵机构实现。目前,控制阀基本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驾驶室内的车架前板上,控制阀位置固定后,阀操纵机构与控制阀位置在整车基本也就固定。但是,驾驶平衡重叉车的操作人员的身高体型存在差异,当阀操纵机构不适应操作人员的的体型时,操作人员容易感到手臂不适,工作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叉车控制阀角度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叉车控制阀角度机构,包括车架前板与安装有控制阀、阀操纵机构的控制阀安装板,所述车架前板相对控制阀安装板的表面上安装有转轴机构以及锁紧机构,所述控制阀安装板通过转轴机构相对所述车架前板具有可偏转的角度,偏转后的控制阀安装板通过锁紧机构进行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方案,所述转轴机构包括相对车架前板固定的中间轴以及同轴密封固定在中间轴的外侧并可绕中间轴的轴线旋转的外转轴;所述外转轴与控制阀安装板固连;所述中间轴内部设有互不连通的上油路与下油路,且上油路的上端通过泵出口油管接头连接泵出口油管,下油路的下端通过进油箱回油管接头连接进油箱回油管;所述外转轴的侧部上下分别连接有控制阀进油管接头与控制阀回油管接头,所述控制阀进油管接头分别与上油路、控制阀进油管连接,控制阀回油管接头分别与下油路、控制阀回油管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方案,所述外转轴通过与中间轴同轴连接的滚针轴承、滑动轴承实现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方案,所述外转轴、中间轴之间通过密封圈进行上油路与下油路的密封隔离。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方案,所述中间轴的上下端均通过油封密封。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方案,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轴、把轴、锁紧轴固定板、弹性元件、锁紧孔板,所述锁紧轴固定板、锁紧孔板分别安装在车架前板、控制阀安装板相对的表面,所述锁紧孔板上开设有若干以中间轴为圆心呈弧形分布的槽孔,所述锁紧轴的顶端与把轴固定并通过把轴限位在锁紧轴固定板的上侧,其底端贯穿锁紧轴固定板后进入到锁紧孔板的其中一个槽孔中固定;所述锁紧轴的底端上方外侧壁上设有凸台,所述弹性元件缠绕在凸台与锁紧轴固定板之间的锁紧轴外侧。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方案,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方案,所述车架前板上还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控制阀安装板的一侧限制其偏转角度。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转轴机构使控制阀可实现不同角度的调整,满足不同体型的操作人员的需求,提升了舒适性,而采用锁紧机构可以实现控制阀安装板的快速偏转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转轴机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转轴机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锁紧轴与锁紧孔板配合连接的局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28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绿化养护装置
- 下一篇:燃料电池涂布检测方法、涂布控制方法及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