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4483.0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3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晶磊;张国朋;张政;李春雨;吴浩;魏宝川;杨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E02D3/10;E02D3/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07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公路 土路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路基土层及基础现状的调查,查阅勘察资料或补充勘察,确定软土路基范围及深度,在软土路基上进行粉煤灰填料与强夯技术相结合解决软土路基承载力不足问题;第一步,根据地勘资料了解路基的承载力对地质土层参数进行详细了解,确定填料范围、厚度及强夯夯锤的选择;第二步,将粉煤灰混合填料摊铺在路基表层,利用粉煤灰的重力达到排水的效果;第三步,布置竖向排水导管,将软土路基中的水通过排水导管进行排除;第四步,强夯机对路基上铺料进行重型强夯,使土体的自重应力充分发挥;第五步,设置竖向排水导管将强夯作用下的软土地基中的水分排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软土路基分布广泛,在实际工程中处理方法单一,只能对局部路基进行处理,整体处理造价高,工期长的不利因素,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直接制约城市建设发展。粉煤灰属于次生产物,粉煤灰的利用一直是学者的研究内容,本发明通过将粉煤灰进行利用,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利用高炉的次生产品进行充分利用在保环境的同时将资源利用最大化。
然而,软土路基在处理过程中若不能将路基中的水分及时排出,将导致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下降,使得软土路基不均匀沉降,进一步地,导致工期延长,不利于降低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通过设置排水导管排出水分,强夯与粉煤灰混合料的结合形成高强压缩土,在设置排水装置将水分排出,通过施工工序的有效衔接,最终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力,减小软土路基的不均匀沉降,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地质勘察,对软土路基进行详细勘测,勘测内容包括软土层的厚度、土层性质、饱和重度、含水率、密度等等进行检测,并通过检测软弱路基的厚度确定铺填粉煤灰混合料的厚度,最终确定软土路基的具体处理方法和措施。
步骤二:确定软土路基的厚度的结果上,采用粉煤灰混合填料进行覆盖,覆盖厚度为1-1.5m,将铺填好的路基采用铲平机进行刮平,重型压路机对填料进行压实,使填料厚度均匀铺实,设置竖向排水导管进行初步排水作业,在重力作用下软土中的水分被压缩至竖向排水导管中,采用排水装置将排水导管中的水分进行排除。
步骤三:撤除竖向排水导管,重型强夯对路基填料进行夯实,夯实点梅花型布置,中心点间距为1.5-2.5倍夯锤直径,有效夯实深度0.8m,操作过程需确认定位点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夯实作业。
步骤四:再次安装竖向排水导管,路基粉煤灰混合填料在强夯作用下与土中的水分结成高强压缩混合土体,同时改善土层的颗粒级配,强夯后路基土的排水固结速度加快,重新设置竖向排水导管将土体中的水分进行排除。
步骤五:对于软弱土层厚度分布不均情况,采用本法处理完成后进行二次勘测,当勘测结果路基承载力提高仍未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重复上述操作过程,适当加大粉煤灰混合料铺填厚度,以及减小强夯点中心间距等,通过上述操作过程可以有效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力,最终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粉煤灰为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弃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粉煤灰、水泥、碎石比例按照5:3:2,需要按照比例对填料过程进行均匀铺填并对铺填厚度进行量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排水导管安装深度需要与软土路基的深度向适应,排水导管设置导流孔,通过外接排水设备将管中水分排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夯锤底部为圆形,强夯点中心间距为1.5-2.5倍夯锤直径,夯实作业前需要对当点进行准确定位,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夯实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未经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44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