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半导体电流密度反演的磁场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7165.X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4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曾嵘;周文鹏;余占清;赵彪;吴锦鹏;陈政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G01R31/28;G01R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张迎新;史光伟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半导体 电流密度 反演 磁场 测试 装置 | ||
1.一种用于半导体电流密度反演的磁场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磁场测试组件和压接组件;
所述压接组件压接被测半导体芯片;
所述磁场测试组件对压接的被测半导体芯片进行磁场强度测定;
所述磁场测试组件包括驱动装置、从动装置以及磁场强度测定件;
所述磁场强度测定件设置在所述从动装置的底端;
所述从动装置的底端靠近被测半导体芯片的外围设置;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从动装置连接;
所述从动装置包括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转盘连接件;
所述第一转盘设于第二转盘上方;
所述第二转盘靠近被测半导体芯片的外围设置;
所述磁场强度测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转盘上;
所述驱动装置与第一转盘连接,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采用所述转盘连接件连接;
所述第一转盘上开设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转盘上开设第二螺纹孔;
所述转盘连接件采用连接螺杆;
所述连接螺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所述连接螺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
所述磁场强度测定件采用多个;
多个所述磁场强度测定件沿第二转盘的顶面间隔排布设置;
所述压接组件包括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底板、支撑顶板和多个支撑杆,
所述支撑顶板上放置所述驱动装置;
所述支撑底板上开设盲孔;
所述支撑顶板上开设通孔;
多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盲孔固定连接;
多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所述通孔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转盘上开设多个弧形槽孔,弧形槽孔的数目与所述支撑杆的数目对应;
所述支撑杆的杆身对应贯穿弧形槽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半导体电流密度反演的磁场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组件还包括金属导体、接触电极;
所述金属导体包括第一金属导体和第二金属导体,所述接触电极包括第一接触电极和第二接触电极;
所述支撑架的顶端放置所述驱动装置;
所述支撑架内放置被测半导体芯片;
所述被测半导体芯片的顶面从下到上依次接触第一金属导体、第一接触电极;
所述被测半导体芯片的底面从上到下依次接触第二金属导体、第二接触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半导体电流密度反演的磁场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组件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
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底端与所述被测半导体芯片的顶面接触,所述第一散热器的顶端与所述第一金属导体底端接触;
所述第二散热器的顶端与所述被测半导体芯片的底面接触,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底端与所述第二金属导体的顶端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半导体电流密度反演的磁场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组件还包括引出铜排,所述引出铜排包括第一引出铜排和第二引出铜排;
所述第一引出铜排与所述第一接触电极连接;
所述第二引出铜排与所述第二接触电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半导体电流密度反演的磁场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组件还包括均压台,所述均压台包括第一均压台和第二均压台;
所述第一均压台的底端接触所述第一接触电极,所述第一均压台的顶端接触支撑顶板;
所述第二均压台的底端接触所述支撑底板,所述第二均压台的顶端接触所述第二接触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半导体电流密度反演的磁场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组件还包括均压板和均压球;
所述均压球设在所述第一均压台的上方,均压球的顶端接触所述均压板的底端,均压球的底端接触所述第一均压台的顶端;
所述均压板的顶端接触所述支撑顶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半导体电流密度反演的磁场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组件还包括散热水管,所述散热水管与所述第二散热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716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