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蜡油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8654.7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6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秦波;张信伟;高杭;柳伟;王仲义;王海洋;吴子明;杜艳泽;侯栓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67/00 | 分类号: | C10G6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蜡油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蜡油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蜡油馏分进行分离,生成富含饱和组分的蜡油馏分和富含不饱和组分的蜡油馏分;(2)富含饱和组分的蜡油馏分进入加氢精制反应区A、加氢裂化反应区B进行反应,生产物经分离获得石脑油馏分、航煤馏分、柴油馏分以及高粘度指数尾油馏分;(3)富含不饱和组分的蜡油馏分进入加氢精制反应区C、加氢裂化反应区D进行反应,生成物经分离获得石脑油馏分,任选获得航煤馏分、柴油馏分。所述方法可以生产高粘度指数润滑油基础原料和高档特种油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提高蜡油馏分的利用率和产品的附加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蜡油加工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以蜡油为原料生产高粘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原料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原油加工的基本路线是先经过常减压装置将原油分为不同的馏分油,包括气体、石脑油馏分、航煤馏分、柴油馏分、蜡油馏分以及渣油馏分等组分。一般情况下,石脑油馏分、航煤馏分和柴油馏分经过加氢精制后直接作为燃料油使用;蜡油馏分经过加氢精制作为催化裂化原料或是通过加氢裂化技术生产石脑油馏分、航煤馏分、柴油馏分或是尾油馏分;而渣油馏分可以通过渣油加氢生产催化裂化原料或是通过渣油加氢裂化生产轻组分。
专利CN201811627078.0公开了一种蜡油加氢裂化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将所述的蜡油原料油通过加氢裂化催化剂加氢裂化和异构类型加氢裂化催化剂加氢异构裂化组合方法灵活生产多种规格的石脑油产品、优质航煤产品、优质柴油产品,优质蒸汽裂解制乙烯原料,尤其是生产优质润滑油基础油。专利CN 201811113894.X提供一种蜡油加氢裂化方法,该方法以减压蜡油为原料,通过不同功能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合理的组合,增产高芳潜的重石脑油,改善航煤和柴油产品的低温流动性及尾油性质。专利CN201920366310.3提供了一种蜡油加氢裂化系统,提供的蜡油加氢裂化系统能够进行生产柴油和生产轻油的切换,灵活适应市场需求。
目前蜡油组分(馏程约为300~620℃)主要通过加氢裂化技术转化为石脑油馏分、航煤馏分、柴油馏分以及尾油馏分等馏分,其中柴油馏分可以作为特种油使用,尾油可以作为乙烯原料或是润滑油基础油。加氢裂化技术在重油轻质化和清洁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其不同产品间的选择性和不同产品质量之间难以兼顾。例如现有技术生产白油时,当满足芳烃含量低于5wt%时,航煤产品的芳烃含量变低,无法满足航煤产品对芳烃含量的要求,同时重石脑油馏分的芳潜也会降低,产品质量下降。因此,开发能够一条蜡油馏分加工的新路线,提供满足生产各种特种油品的原料和提供生产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原料,已成为蜡油加氢高效利用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蜡油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可以生产高粘度指数润滑油基础原料和高档特种油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提高蜡油馏分的利用率和产品的附加值。
一种蜡油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蜡油馏分进行分离,生成富含饱和组分的蜡油馏分和富含不饱和组分的蜡油馏分;
(2)富含饱和组分的蜡油馏分进入加氢精制反应区A、加氢裂化反应区B进行反应,生产物经分离获得石脑油馏分、航煤馏分、柴油馏分以及高粘度指数尾油馏分;
(3)富含不饱和组分的蜡油馏分进入加氢精制反应区C、加氢裂化反应区D进行反应,生成物经分离获得石脑油馏分,任选获得航煤馏分、柴油馏分。
上述方法步骤(1)中,蜡油馏分性质如下:馏程范围在260℃~650℃(采用ASTMD1160石油产品减压蒸馏方法测得);20℃密度在0.81g/cm-3~ 0.98g/cm-3之间;硫含量在0.05wt%~4.0wt%之间;氮含量在300μg/g ~5000μg/g之间。
上述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蜡油馏分原料可以是直馏蜡油、焦化蜡油、脱沥青油、催化循环油、煤焦油、煤直接液化油、煤间接液化油、合成油和页岩油等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86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