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绝缘子制造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27012.3 | 申请日: | 2021-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3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嘉静;王小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9/00 | 分类号: | H0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霍春荣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绝缘子 制造 成型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绝缘子制造成型工艺,该电力绝缘子制造成型工艺采用如下绝缘子成型装置,绝缘子成型装置包括底板、顶伸气缸、顶伸支板、对接机构、夹持立板和夹持机构;采用上述绝缘子成型装置对电力绝缘子制造的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内衬管制备;S2、端管加工处理;S3、内衬管锁定;S4、端管对接。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绝缘子进行插接成型时存在的以下问题:套管与内衬管的锁定稳定性较差,使得套管与内衬管进行插接时发生轴向的位移,套管与内衬管的位置需要人工手动进行对正,人工对套管与内衬管进行位置调节精度较差,套管与内衬管之间的插接不顺畅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部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绝缘子制造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绝缘子是一种特殊的绝缘控件, 能够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到重要作用。复合材料的绝缘子是现在常用的陶瓷材料绝缘子的替代产品,复合材料的绝缘子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综合性能远超陶瓷材质的绝缘子;
复合材料的绝缘子是由复合材料的内衬管与金属端管通过插接的方式加工而成,现有针对绝缘子的插接一般通过夹具配合人工的方式进行对接,现有绝缘子进行插接成型时存在的问题如下:
套管与内衬管的锁定稳定性较差,使得套管与内衬管进行插接时发生轴向的位移,套管与内衬管的位置需要人工手动进行对正,人工对套管与内衬管进行位置调节精度较差,套管与内衬管之间的插接不顺畅,且内衬管一端的端管插接完毕后需要将内衬管解锁并转动,使得绝缘子的插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绝缘子制造成型工艺,该电力绝缘子制造成型工艺采用如下绝缘子成型装置,绝缘子成型装置包括底板、顶伸气缸、顶伸支板、对接机构、夹持立板和夹持机构,所述的底板的顶部上通过顶伸气缸安装有顶伸支板,顶伸支板的中部上侧面上安装有对接机构,底板的外端顶部上安装有夹持立板,夹持机构安装在夹持立板靠近对接机构的侧面上,本发明能够对绝缘子的内衬管与端管进行锁定对接,夹持机构能够将内衬管的中部进行锁定,对接机构能够将端管进行锁定,通过顶伸气缸的伸长运动使得绝缘子的内衬管与端管进行稳定对接。
所述的对接机构包括连接在顶伸支板顶部的对接环套,对接环套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调节部件,调节部件锁定在对接环套的侧壁上,调节部件的内端安装有锁定卡板,锁定卡板为弧形结构,锁定卡板的相对侧面设置有锁定齿,调节部件能够调节锁定卡板的位置,具体工作时,对接机构能够将绝缘子的端管进行锁定,通过调节部件能够调节锁定卡板的位置,锁定卡板上的锁定齿能够将端管稳定的锁定在对接环套的中部上。
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通过电机套安装在夹持立板上的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转动支板,转动支板通过夹持连架安装有夹持套,夹持套为半圆形结构,夹持套半圆形结构的所在的轴心线与对接环套的轴心线相对应,夹持套的两端均通过铰链安装有转动夹板;
转动夹板的中部外侧面上设置有横板,横板通过铰链与联动杆的一端相连接,联动杆的另一端均安装在联动支板上,联动支板通过联动气缸安装在转动支板的侧面上,具体工作时,夹持机构能够对内衬管的中部进行牢固锁定,首先将内衬管的中部放置在夹持套内,然后通过联动气缸的伸长运动使得转动夹板能够同步夹持在内衬管的左端前后侧面上,使得内衬管位于夹持套的中部,由于夹持套的轴心线与对接环套的轴心线相对应,使得内衬管的轴线与端管的轴线相对应,从而增加内衬管与端管的连接精度,防止端管与内衬管产生位置偏差,造成绝缘子无法进行插接的情况。
采用上述绝缘子成型装置对电力绝缘子制造的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内衬管制备:首先采用玻璃钢芯棒作为绝缘子的内衬管并将其锁定在缠绕机上,将玻璃纤维带采用边刮低温胶边缠绕的方式包裹在芯棒的外侧面,之后采用胶带将玻璃纤维带固定好,然后将玻璃钢芯棒放置在烘箱内进行固化处理;
S2、端管加工处理:将绝缘子的端管加工成套管结构,使得内衬管能够穿插在端管内,然后通过酸洗的方式对端管进行表面处理,端管通过水冲洗后进行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70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