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泵体端盖制造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7065.5 | 申请日: | 2021-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6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高天宇;谢雨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佰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Q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6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泵体端盖 制造 加工 工艺 | ||
1.一种泵体端盖制造加工工艺,该泵体端盖制造加工工艺采用如下泵体端盖制造加工装置,该泵体端盖制造加工装置包括安装架(1)、安装块(2)、夹持机构(3)、间歇转动机构(4)、穿孔机构(5)和承托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为C型结构,所述安装架(1)的底部表面从左往右依次设有承托块(6)和安装块(2),所述安装块(2)的顶部表面设有夹持机构(3),所述安装块(2)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所述安装块(2)之间通过间歇转动机构(4)连接,位于所述安装架(1)的左侧侧壁上方设有穿孔机构(5);
所述安装块(2)分为第一安装块(21)和第二安装块(24)两部分,所述安装块(2)还包括凹槽(22)、第一空腔(23)和第二空腔(25),其中第一安装块(2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安装块(21)的顶部中心开凿有呈圆柱形的凹槽(22),所述第一安装块(21)的内部开凿有第一空腔(23),所述第一安装块(21)的正下方设有第二安装块(24),所述第二安装块(24)的内部开凿有第二空腔(25);
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弧形夹持块(31)、螺纹杆(32)、内螺纹柱(33)、从动锥形齿轮(34)、主动锥形齿轮(35)、转动块(36)、第一螺纹柱(37)和第一固定螺母(38),
所述凹槽(22)的内腔中心设有主动锥形齿轮(35),所述主动锥形齿轮(35)的顶部四周均设有从动锥形齿轮(34),每组所述从动锥形齿轮(34)分别与所述主动锥形齿轮(35)相互垂直,每组所述从动锥形齿轮(34)的轮齿均与所述主动锥形齿轮(35)的轮齿相互啮合,所述凹槽(22)的四周侧壁均水平贯穿设有内螺纹柱(33),每组所述内螺纹柱(33)位于凹槽(22)内腔的一端分别与每组所述从动锥形齿轮(34)的末端固定连接,每组所述内螺纹柱(33)位于凹槽(22)外侧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2),每组所述螺纹杆(32)的外侧末端均套接有弧形夹持块(31),位于所述第一空腔(23)内设有转动块(36),所述转动块(36)的顶部中心通过连杆与所述主动锥形齿轮(35)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36)的底部中心竖直固定安装有第一螺纹柱(37),所述第一螺纹柱(37)的底部中心与所述第一空腔(23)的底部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柱(37)的外壁螺纹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母(38);
所述穿孔机构(5)包括条形槽(51)、往复丝杆(52)、第一滚珠螺母(53)、穿孔头(54)、伸缩杆(55)和第一电机(56),所述安装架(1)的左侧侧壁的内壁竖直开凿有条形槽(51),所述条形槽(51)内设有往复丝杆(52),所述往复丝杆(52)的底部中心通过转轴与所述条形槽(51)的内腔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52)的表面螺纹安装有第一滚珠螺母(53),位于所述条形槽(51)的右侧竖直设有穿孔头(54),所述穿孔头(54)的左侧外壁通过连杆与所述第一滚珠螺母(53)的右侧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穿孔头(54)的顶部和所述安装架(1)的顶部下表面之间通过伸缩杆(55)连接,所述安装架(1)的顶部上表面设有第一电机(56),所述第一电机(56)的转动轴贯穿所述安装架(1)的顶部表面后与所述往复丝杆(52)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承托块(6)包括承托块本体(61)、旋钮(62)、固定块(63)、孔洞(64)、滑槽(65)、第二螺纹柱(66)、第二固定螺母(67)、第二滚珠螺母(68)、固定槽(69)和齿轮(610),所述承托块本体(61)为空心结构,所述承托块本体(61)的前侧表面设有旋钮(62),所述承托块本体(61)顶部中心开凿有孔洞(64),所述承托块本体(61)的顶部表面前后两侧均开凿有呈滑槽(65),位于所述滑槽(65)的正上方设有固定块(63),所述承托块本体(61)的内腔设有两组第二螺纹柱(66),两组所述第二螺纹柱(66)分别位于每组所述滑槽(65),两组所述第二螺纹柱(66)的表面均螺纹安装有第二滚珠螺母(68),两组所述第二滚珠螺母(68)分别位于两组所述滑槽(65)的正下方,所述两组所述第二滚珠螺母(68)的顶部均通过连杆依次与两组所述固定块(63)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位于所述承托块本体(61)的内腔中心竖直设有固定槽(69),所述固定槽(69)内设有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610),位于右侧的所述齿轮(610)后侧表面中心与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二螺纹柱(66)前侧末端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二螺纹柱(66)的后侧末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承托块本体(61)的后侧内壁转动连接,位于左侧的所述齿轮(610)前侧表面中心与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二螺纹柱(66)后侧末端固定连接,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二螺纹柱(66)前侧末端贯穿所述承托块本体(61)的前后侧壁后与所述旋钮(62)的中心固定连接,位于所述旋钮(62)和承托块本体(61)前侧外壁之间的所述第二螺纹柱(66)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母(67);
采用上述装置在进行泵体端盖制造加工时包括如下步骤:
S1、泵体端盖的固定:将泵体端盖放倒扣在第一安装块(21)的正上方,让泵体端盖的一组固定端固定在承托块(6)上,然后转动转动块(36)让其带动四组弧形夹持块(31)往泵体端盖的内壁所在方向移动,直到四组弧形夹持块(31)将泵体端盖固定在夹持机构(3)上为止;
S2、泵体端盖一组固定端的穿孔处理:启动第一电机(56),让第一电机(56)带动穿孔头(54)对位于承托块(6)表面的泵体端固定端进行穿孔处理;
S3、泵体端盖剩余三组固定端的穿孔处理:启动间歇转动机构(4),让间歇转动机构(4)对第一安装块(21)进行90°旋转,然后重复S1和S2,直到将泵体端盖的四组固定端全部进行穿孔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佰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佰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706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