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船体侧翻气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28774.5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6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硕;唐伟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43/14 | 分类号: | B63B4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叶帅东 |
地址: | 316002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船体 气囊 装置 | ||
1.防止船体侧翻气囊装置,包括:船体(1)、设置于船体(1)的第一侧(1a)的第一防侧翻部(2)以及设置于船体(1)的第二侧(1b)的第二防侧翻部(3),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防侧翻部(2)和所述第二防侧翻部(3)均铰接至所述船体(1),使得第一防侧翻部(2)和第二防侧翻部(3)均能够绕其各自的铰接点旋转以限定出与水面分离的第一工作状态以及与水面接触的第二工作状态,在波浪对所述第一防侧翻部(2)或所述第二防侧翻部(3)进行冲击的情况下,第一防侧翻部(2)或第二防侧翻部(3)各自的不同部位能够吸收不同的冲击力,使得经所述第一防侧翻部(2)或所述第二防侧翻部(3)传递至船体(1)的船头和船尾的冲击力彼此不同;
所述第一防侧翻部(2)和所述第二防侧翻部(3)均至少包括安装板(4)、充气气囊(7)和若干个压缩弹簧(13),所述安装板(4)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12),每一个安装孔(12)中均设置有压缩弹簧(13),所述充气气囊(7)连接至所述压缩弹簧(13),在第一防侧翻部(2)或第二防侧翻部(3)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波浪能够对所述充气气囊(7)进行冲击以使得所述压缩弹簧(13)产生弹性变形,其中,在沿第一方向(A)上,压缩弹簧(13)的弹性系数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以使得船头受到的冲击力小于船尾受到的冲击力,所述第一方向(A)能够与船头和船尾的连线方向大致平行;
在沿第一方向(A)上,安装板(4)与船头之间的第一垂直距离(D1)能够大于安装板(4)与船尾之间的第二垂直距离(D2),在沿第二方向(B)上,压缩弹簧(13)的弹性系数能够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使得安装板(4)的上侧与船体(1)之间的第三垂直距离(D3)能够大于安装板(4)的下侧与船体(1)之间的第四垂直距离(D4),所述第二方向(B)与水面大致垂直,第一伸缩杆(5)和第二伸缩杆(6)各自的长度能够根据公式进行调整,其中,L1为第一伸缩杆(5)和第三伸缩杆(8)之间的安装板(4)的长度,L2为第二伸缩杆(6)和第三伸缩杆(8)之间的安装板(4)的长度,F1为减震后作用于第一伸缩杆(5)和第三伸缩杆(8)之间的安装板(4)上的作用力,F2为减震后作用于第二伸缩杆(6)和第三伸缩杆(8)之间的安装板(4)上的作用力;
所述第一防侧翻部(2)和所述第二防侧翻部(3)还包括第一伸缩杆(5)、第二伸缩杆(6)和第三伸缩杆(8),第一伸缩杆(5)、第二伸缩杆(6)和第三伸缩杆(8)各自的两个端部均分别铰接至所述安装板(4)和所述船体(1),其中,安装板(4)受到的冲击力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伸缩杆(5)传递至所述船头,并且安装板(4)受到的冲击力能够通过所述第二伸缩杆(6)传递至所述船尾;
在波浪对所述第一防侧翻部(2)进行冲击的情况下,第二防侧翻部(3)配置为:其与船头之间的第五垂直距离(D5)小于其与船尾之间的第六垂直距离(D6),第三伸缩杆(8)的长度能够根据公式进行调整,其中,F3为减震后作用于第一伸缩杆(5)之上的安装板(4)上的作用力,F4为减震后作用于第一伸缩杆(5)之上的安装板(4)上的作用力,L4为第一伸缩杆(5)之上的安装板(4)的长度,L5为第一伸缩杆(5)之下的安装板(4)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船体侧翻气囊装置,其特征是:第一伸缩杆(5)与船体(1)之间能够具有第一铰接点(9),第二伸缩杆(6)与船体(1)之间能够具有第二铰接点(10),所述第一铰接点(9)与所述第二铰接点(10)之间的连线能够与水面大致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船体侧翻气囊装置,其特征是:第三伸缩杆(8)与船体(1)之间能够具有第三铰接点(11),第三铰接点(11)与水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能够大于第一铰接点(9)与水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船体侧翻气囊装置,其特征是:在第三伸缩杆(8)的长度增加时,第一防侧翻部(2)和第二防侧翻部(3)能够由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87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