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光点击生物正交反应的寨卡病毒可视化标记策略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031478.0 申请日: 2021-01-11
公开(公告)号: CN112611742B 公开(公告)日: 2022-12-06
发明(设计)人: 伍启康;廖玉辉;李志嘉;肖铿;郑举敦 申请(专利权)人: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中国麻风防治研究中心)
主分类号: G01N21/64 分类号: G01N21/64
代理公司: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代理人: 姚迎新
地址: 528000 ***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点击 生物 正交 反应 病毒 可视化 标记 策略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光点击生物正交反应的寨卡病毒可视化标记策略,步骤是:先将PQ官能化到ZIKV病毒中;将乙烯基醚官能化到量子点中;然后,在照射下通过环化反应将ZIKV病毒标记为荧光量子点。本发明的优点有:利用基于光点击生物正交反应的量子点来标记和跟踪ZIKV,使ZIKV在其自然环境中具有精确的时空控制的可视化成为可能。ZIKV‑量子点能够描绘在TPZ或诺康唑处理的条件下ZIKV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可见本发明为阐明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和开发潜在的快速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一个可靠的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小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寨卡病毒可视化标记技术。

背景技术

蚊媒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隶属于黄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是一种重新出现的黄病毒,通过受感染蚊子的叮咬或与受感染伴侣的性接触传播,可引起多种寨卡综合征,例如脑室肥大,以及ZIKV在怀孕期间的感染与许多胎儿畸形有关,包括产前死亡和小头畸形。据报道,最近在30多个国家或地区爆发了寨卡病毒,成为全球健康的主要威胁。人们对ZIKV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对ZIKV感染的生物学和致病机制还没有完全了解。流行病/地方病国家的普通民众和前往这些地区的旅行者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疫苗来遏制传播。

目前ZIKV的诊断技术主要基于血清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或检测ZIKV特异性IgM抗体,在预防疾病传播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此外,最近有关ZIKV感染的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RNA病毒感染机制的研究。然而,寨卡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可视化研究还很少,这对于理解寨卡病毒病的分子机制和发病机制至关重要。因此,发展一种无抗体交叉反应的荧光标记方法对于阐明病毒的致病机制是迫切的。

为了揭示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荧光染料在病毒标记实验和实时成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加深了人们对病毒感染过程的理解。但是荧光团的光漂白和光谱重叠是不可避免的,极大地影响了追踪染料标记病毒的效果,限制了其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荧光量子点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如窄带、可调谐的荧光发射、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和光稳定性,可以被合理地选择作为候选材料。尽管目前构建量子点病毒成像模式的众多研究已经能够提供有意义的信息,但通过不温和和不可控制的物理化学过程将病毒铆接在量子点上后维持病毒的渗透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很难通过这种方法去揭示真正的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光点击生物正交反应的寨卡病毒可视化标记策略,以解决现有技术缺乏研究ZIKV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光点击生物正交反应的寨卡病毒可视化标记策略,步骤是:先将9,10-菲醌官能化到ZIKV病毒中;将乙烯基醚官能化到量子点中;然后,在照射下通过环化反应将ZIKV病毒标记为荧光量子点。

进一步地,

所述将9,10-菲醌官能化到ZIKV病毒中的操作包括:9,10-菲醌分散于MES缓冲液中,加入EDC和NHS,超声作用,封口,振荡;然后将上述步骤处理过的ZIKV病毒分散在PBS中;加入MES缓冲液,振荡过夜,经NAP-5脱盐柱净化,得到PQ组修饰的寨卡病毒。

进一步地,

所述将9,10-菲醌官能化到ZIKV病毒中的详细操作包括:11mg,4.17×10-5mol的9,10-菲醌(PQ),分散于10ml MES缓冲液中;加入80mg,4.17x10-4mol的EDC和120mg NHS,超声作用15s,封口,37℃振荡15min;然后将浓度为2mg/ml的寨卡病毒100μL分散在10ml PBS中,加入MES缓冲液,37℃振荡过夜,经NAP-5脱盐柱净化,得到PQ组修饰的寨卡病毒。

进一步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中国麻风防治研究中心),未经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中国麻风防治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14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