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空间数据的区块网安全组织存储映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31642.8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2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吕智涵;乔亮;李劲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27 | 分类号: | G06F16/27;G06F16/23;G06F16/22;G06F21/64;G06F16/29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苟铭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空间 数据 区块 安全 组织 存储 映射 方法 | ||
1.一种面向空间数据的区块网安全组织存储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先根据区块网存储空间数据特性构建区块网基因传播机制,再针对多空间数据中心场景设计多源基因传播机制;在多源基因传播机制中针对可能出现的辐射交叉问题和辐射冲击问题设计传播轮数控制和出入度控制机制;针对空间数据存储场景中数据修改更新需求设计区块网信息更新方案,针对空间数据利用场景,从链式搜索和行列索引两个角度提供数据检索方式;
对于三维空间数据的划分索引,在原有二维Hash地理编码的基础上加入高程数据,并进行适应多层次划分的数据索引转换,运用三维逻辑距离计算算法在进行三维逻辑距离判断时,先后对两目标块的经纬度编码和高程编码进行异或运算,再将两次异或运算的结果进行欧氏距离计算得到三维逻辑距离;
针对球面数据映射到三维数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多中心情况,运用球面多源平移投影方法先将球面数据以随机起始点映射到三维空间,找到多目标点的空间几何中心,对三维空间数据进行平移转换,使得三维空间数据中心与空间几何中心对准;
根据区块网存储空间数据特性构建区块网基因传播机制,具体如下:
步骤1.1:根据空间数据的重要程度选取区块网构建的起始节点;
步骤1.2:对其四联通区域节点进行Hash编码传播,具体是下一个节点对指向其的节点集合进行SHA256计算得到指向其的节点的Hash值;
从而实现由中心到边缘的全网蔓延,最终构建区块网数据存储模型;
具体到虚拟现实的应用场景:
步骤2.1:基于三维Hash地理编码对场景数据进行多尺度划分编码;
步骤2.2:根据空间数据中关键区域选取中心点;
步骤2.3:利用球面平移投影对空间位置进行平移映射,从选取的中心点开始进行区块网存储构建;
在区块网构建完成后,根据每个节点的传播轮数计算安全系数,从而评估区块网数据存储模型的整体安全性;
在多源基因传播机制中针对可能出现的辐射交叉问题和辐射冲击问题设计传播轮数控制和出入度控制机制,具体如下:
传播轮数控制:当空间场景中存在多个需要重要描述的中心点时,则需要选取多个源区块进行传播,利用传播轮数控制每个源区块的传播速度保持同步,具体是在区块网构建过程中有一个控制传播轮数的全局变量,在进行每一轮传播时对全局变量进行比对,区块编号属于该轮次才继续进行传播;同样的,通过统计每个区块所属的传播轮数,计算该区块网的全局安全系数;
出入度控制机制流程如下:
步骤3.1:所有区块将四联通邻域的出入度状态标记量初始化为入度;
步骤3.2:区块触发传播操作时,检查四联通邻域区块对其的出入度状态,如果是出度,则执行步骤3.3,否则执行步骤3.4;
步骤3.3:停止往对应方向传播,并将对应方向的出入度状态标记设置为入度;
步骤3.4:将对应方向的出入度状态标记为出度,将对应方向节点放入下一轮传播列表,执行步骤3.2;
针对空间数据利用场景,从链式搜索和行列索引两个角度提供数据检索方式,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4.1:数据需求节点向临近节点广播自己当前场景位置对应的行列索引;
步骤4.1:临近节点通过行列索引找到当前场景资源所在区块网位置;
步骤4.2:遍历当前位置的区块信息中四联通方向节点,获取这些节点数据并加载,从而实现链式查找;
步骤4.3:将对应的场景资源发送给数据需求节点;
区块网数据修改更新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5.1:当区块网上触发了数据修改操作时,将要修改的区块的数据字段更改;
步骤5.2:遍历该区块指向的区块,将这些区块对应的Hash值进行重新计算;
步骤5.3:重复步骤5.2直到到达边缘结束递归过程;
球面多源平移投影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6.1:选取随机空间位置作为中心点进行球面到空间的几何映射;
步骤6.2:根据空间数据的重要性选取若干中心区域;
步骤6.3:计算这些中心的空间几何中心;
步骤6.4:以步骤6.3中得到的几何中心位置作为中心点重新进行一次球面到空间的几何映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空间数据的区块网安全组织存储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逻辑距离计算算法具体如下:
对包含经度、纬度和高度的三维空间进行划分并构建数据模型,实现空间数据化,将空间数据按照经纬度观测平面进行多层十六叉树划分,并在每一层对每个节点附加对应编码,直到叶子节点划分粒度表示空间数据的最小单元,具体是构建对空间数据的满十六叉索引树,每个叶子节点表示经纬度观测平面上的最小划分单元,其在垂直方向还存储着不同程度的高程信息,再通过将这些高程信息进行三位十六进制编码生成垂直编码与经纬度编码组成三维Hash地理编码;在进行三维空间距离判断时,先对两个三维Hash地理编码的前缀经纬度编码进行异或计算得到平面距离,再对后缀高程编码进行异或计算得到垂直距离,最后通过将平面距离和垂直距离进行计算得到其空间欧式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164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