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空间数据的区块网安全组织存储映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31642.8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2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吕智涵;乔亮;李劲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27 | 分类号: | G06F16/27;G06F16/23;G06F16/22;G06F21/64;G06F16/29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苟铭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空间 数据 区块 安全 组织 存储 映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空间数据的区块网安全组织存储映射方法,包括:先根据区块网存储空间数据特性构建区块网基因传播机制,再针对多空间数据中心场景设计多源基因传播机制。在多源基因传播机制中针对可能出现的辐射交叉问题和辐射冲击问题设计传播轮数控制和出入度控制机制。针对空间数据存储场景中数据修改更新需求设计区块网信息更新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对空间数据进行唯一主键块状编码加快索引速度外,还通过多维度编码保留了高程信息,扩大了信息量,提升了空间数据的利用效率,大大提升了数据映射、存储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向空间数据的区块网安全组织 存储映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数据提取与分析能力的提升,人们 对于虚拟现实模拟真实场景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而在按地理区块提取现实世界 信息、并映射到虚拟世界的过程是跨域的,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数据解释错误 和数据被篡改的情况。区块链技术因其去中心化、不可修改、可溯源等特性常常 应用于数据安全存储场景,目前已经在征信、金融和溯源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应 用,并改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而对空间三维结构数据进行划分和索引是区块链 技术的一个关键应用场景。
地理位置一般是用来描述地理事物时间和空间关系,从宇宙至细胞皆存在地 理位置属性,如何有效地针对现实-虚拟映射进行地理位置划分并为其构建模型 是一大难点问题。其次,随着5G移动通信、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适应下一代 云计算、分布式结合的主流存储方式,数据采集工作将会偏向于去中心化,届 时,点对点的数据存储及共识机制将打破传统数据寡头垄断,需要在向虚拟空间 映射的过程中保证多维数据的安全性、准确性,并构建一个面向多维数据的可靠 数据组织映射模型。而在此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复杂且大量的包 含经纬度及高度的三维地理数据进行组织存储,并实现从宏观到微观不同粒度的 地理数据划分,为此构建独特的多层次和多粒度数据结构,实现现实空间到虚拟 空间的数据映射,并严格保障数据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面向空间数据的区块网安全组织存 储映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了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面向空间数据的区块网安全组织存储映射方法,包括:
先根据区块网存储空间数据特性构建区块网基因传播机制,再针对多空间数 据中心场景设计多源基因传播机制。在多源基因传播机制中针对可能出现的辐射 交叉问题和辐射冲击问题设计传播轮数控制和出入度控制机制。针对空间数据存 储场景中数据修改更新需求设计区块网信息更新方案,针对空间数据利用场景, 从链式搜索和行列索引两个角度提供数据检索方式。
对于三维空间数据的划分索引,在原有二维Hash地理编码的基础上加入高 程数据,并进行适应多层次划分的数据索引转换,运用三维逻辑距离计算算法在 进行三维逻辑距离判断时,先后对两目标块的经纬度编码和高程编码进行异或运 算,再将两次异或运算的结果进行欧氏距离计算得到三维逻辑距离。
针对球面数据映射到三维数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多中心情况,运用球面多源 平移投影方法先将球面数据以随机起始点映射到三维空间,找到多目标点的空间 几何中心,对三维空间数据进行平移转换,使得三维空间数据中心与空间几何中 心对准。
进一步地,根据区块网存储空间数据特性构建区块网基因传播机制,具体如 下:
通过对比传统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三维Hash地理编码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空 间数据组织映射过程的特殊性。不同于区块链的线性存储方案,提出不可拉伸、 变形的面向二维数据的区块存储方案:
步骤1.1:根据空间数据的重要程度选取区块网构建的起始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16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