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型动态物识别及定位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034634.9 申请日: 2021-01-18
公开(公告)号: CN112698334A 公开(公告)日: 2021-04-23
发明(设计)人: 刘立军;黄华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元古纪元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S15/06 分类号: G01S15/06;G01S13/06;G01S13/58;G01S15/58;G01S17/50;G01S17/5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0018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微型 动态 识别 定位 方法
【说明书】:

发明通过机器视觉和声波、电磁波实现微小型动态物的感知、识别和定位,主要包括机器视觉识别及定位法、声波识别及定位法、电磁波识别及定位法。所述声波识别及定位法,是通过频率≥20kHz的超声波遇到目标物后反射的回波发现和定位运动中的物体;所述机器视觉识别及定位法,是通过摄像头感知运动目标物,并通过目标纹理对比识别目标物的种类,同时实现目标的定位;所述电磁波识别及定位法,是通过高频电磁波如频率0.1~10 THz、波长3mm~30μm的太赫兹电磁波或Class1人眼安全的激光实现高精度分辨率的识别和定位。本发明可实现室内环境下小型动物、昆虫等有害生物的识别和定位,从而便于人工处置,解决蚊虫等小型有害生物造成的疾病传播、环境污染等长期困扰人类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动态物的识别及定位技术,属于H电学领域中的H05C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量微型昆虫或小动物伴随人类演化至今,并充斥在人类的生活空间,如双翅目的苍蝇、蚊子,蜚蠊目的蟑螂等,这些害虫能传播大量疾病。特别是吸血的蚊子,传播的疾病达80多种之多,包括疟疾、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但由于体型微小难以被发现、定位和捕捉,而且不怕人,还昼伏夜出,在人类睡眠阶段对环境、食物或人类本身造成威胁。当前解决蚊子、苍蝇、蟑螂问题的方法主要包括蚊帐隔离法、人工捕杀法、化学喷雾法、以及紫光灯、粘蝇纸、蟑螂屋等类型的被动诱捕法等,这些方法或者发现不及时,或者杀灭不彻底。如在寨卡病毒流行的区域,这些方法想保护孕妇免受蚊虫叮咬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及时、准确、全面识别室内微型动态物的方法,彻底解决蚊虫兹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声波、电磁波和视觉感知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微小型动态物的感知、识别和定位,主要包括声波定位法、机器视觉识别及定位法,电磁波识别及定位法,解决人居环境室内害虫的感知、识别和定位问题,协助人工捕捉或杀灭,避免造成蚊虫叮咬、病毒传播等问题。述声波定位法,是通过频率≥20kHz的超声波遇到目标物后反射的回波发现和定位运动中的物体;所述机器视觉识别及定位法,是通过摄像头感知运动目标物,并通过目标纹理对比识别目标物的种类,同时实现目标的定位;所述电磁波识别及定位法,是通过高频电磁波如频率0.1~10 THz、波长3mm~30μm的太赫兹电磁波或Class II/2、人眼安全的激光实现高精度分辨率的识别和定位。

本发明所述三种类型的识别方案频段分别为超声波:>20kHz;太赫兹:0.1THz~10THz,红外线:1THz~380THz;可见光380THz~750THz。所述超声波为机械波,可实时监控微型动态物,如飞行的昆虫等,并通过坐标和方位角粗略定位;所述高频电磁波,发挥其波长短的优势,可以快速、准确地发现和识别微型动态和静态物目标数据,如距离、方位、坐标、速度、甚至形状等参数,从而对目标进行探测、跟踪、识别和分类;所述机器视觉对标人眼,并结合微光和夜视功能,实现移动侦测和目标识别功能。

本发明通过现代感知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准确地识别室内蚊虫等微型动态物,辅助人类对其捕捉或杀灭。基于声波、电磁波和视觉信息的快捷高效,使人类有机会第一时间发现并定位侵入室内的害虫,从而避免被兹扰。特别是在致病病毒流行的地区或者可能交叉感染的医疗机构,该方法可以保护孕妇、儿童、老人等需要特殊关注的人群,提升人类日常生活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超声波式微型物识别及定位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机器视觉式微型物识别及定位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磁波式微型物识别及定位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机器视觉法:通过摄像机采集视场角内的静态和动态场景,根据像素变化并结合预设的控制软件识别目标信息和纹理,并由此判断目标的位置、类型等。根据不同场景需要,机器视觉可以采用普通摄像机或者微光、红外摄像机,分辨率高。该方法仅接收红外到可见光光谱,对人体无害,对环境无影响,能耗低,可以全天时开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元古纪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元古纪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46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