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材料粘结性能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34864.5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6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高英;刘曼毓;龚习炜;贾彦顺;王绍全;黄啊奇;李卓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石艳红 |
地址: | 21009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路面 裂缝 修补 材料 粘结 性能 评价 方法 | ||
1.一种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材料粘结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粘结基材,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成型车辙板试件:先制备沥青混合料,对制备完成的沥青混合料,使用轮碾法成型,形成车辙板试件;
步骤12、制备块状试件:对步骤11成型的车辙板试件进行切割,得到至少四个长方体的块状试件,并对每个块状试件的表面均进行清理;每个块状试件的长、宽、高尺寸均分别为a×a×h mm,其中,a>2h;
步骤13、模拟沥青路面裂缝缝隙:假设待模拟的沥青路面裂缝缝隙的长、宽、高尺寸分别为b×c×b mm,其中,b<a,c<h;采用六个易脱模的模板条与步骤12制备的四个块状试件相拼接,形成两个沥青浇筑模板,每个沥青浇筑模板的内腔均形成为待模拟的沥青路面裂缝缝隙;每个模板条的长、宽、高尺寸分别为b×c×(a-b)/2 mm;每个沥青浇筑模板的拼装方法为:将三根模板条呈U型式放置在两个块状试件之间,并与两个块状试件围合形成沥青浇筑模板,接着采用绑带将沥青浇筑模板进行绑扎紧固;
步骤14、填充沥青修补材料:在步骤13形成的两个沥青浇筑模板内,分别浇筑沥青修补材料,并与沥青浇筑模板的上表面齐平;
步骤15、形成粘结基材:将步骤14填充沥青修补材料的两个沥青浇筑模板,常温下静置,接着解除绑扎,移除六个模板条,形成两块粘结基材D1和D2;
步骤2、修补材料低温拉伸试验:将粘结基材D1放在设定的低温T1条件下保温,并在该低温T1条件下进行拉伸实验,直至粘结基材D1拉伸破坏;然后,记录粘结基材D1破坏时的拉伸破坏应力;其中,T1=-10℃;
步骤3、修补材料冷热循环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低温拉伸:将粘结基材D2置于设定的低温T1条件下保温;然后,在低温T1条件下,将粘结基材D2拉伸至设定拉伸幅度W1,并保持该设定拉伸幅度W1的拉伸状态不低于10h;其中,设定拉伸幅度W1=1.5c;
步骤32、高温压缩:将步骤31的粘结基材D2解除拉伸状态,并置于设定的高温T2条件下,保温;然后,在高温T2条件下将粘结基材D2压缩至设定压缩幅度W2,并保持该设定压缩幅度W2的压缩状态不低于10h;其中,T2=60℃;其中,设定压缩幅度W2=0.5c;
步骤33、冷热循环:N次重复步骤31和步骤32;其中,N=6;
步骤4、修补材料二次低温拉伸试验:将经过步骤3冷热循环处理完成后的粘结基材D2置于设定的低温T1条件下保温;然后,在低温T1条件下,将粘结基材D2拉伸直至破坏,记录粘结基材D2破坏时的拉伸破坏应力;
步骤5、粘接强度评价,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1、粘接有效性评价:步骤3的冷热循环处理完成后,检查粘结基材D2的外观;当粘结基材D2中的修补材料与块状试件之间出现长度大于6mm裂缝时,判定试件粘结失效,评价完成;否则,判断试件有效粘接,进入步骤52;
步骤52、计算剩余粘接强度T,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粘结基材D1的拉伸破坏应力,为粘结基材D2的拉伸破坏应力;
当直接拉伸破坏应力与剩余粘结强度T均高的沥青修补材料,则表明其粘结性能更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材料粘结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中,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为:根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T0736-2011要求,按照AC13粗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制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材料粘结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中的模板条为硅胶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材料粘结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a=70mm,b=50mm,c=15mm,h=2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材料粘结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中,车辙板试件的长、宽、高尺寸分别为300 mm×300 mm×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486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科电针刺激治疗设备
- 下一篇:一种换能器驱动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