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35489.6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7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7/06 | 分类号: | H04R7/06;H04R31/00;H04M1/03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远明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制作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该电子装置包括:显示组件和发声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显示层,所述第一基板具有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发声组件包括:金属氧化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金属层,具有一体成型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设置于所述金属氧化层,所述第四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且相互间隔形成一发声微腔;激励器,设置于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以驱动所述第四部分振动而发出声音,可见,可以直接在屏幕基板上形成该发声组件,无需在屏幕基板上挖孔,从而避免基板强度降低,进而提高了产品良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发声设备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全面屏的发展越来越快,屏幕无孔化的需求随之而来。基于屏幕无孔化的要求,传统的在诸如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上开设听筒孔发声的技术,已经不再适合现阶段屏幕无孔化的要求,因此屏幕发声技术应运而生。与传统的内置扬声器相比,屏幕发声技术作为一种表面音频技术,直接利用屏幕振动发声,屏幕本身兼具显示器和扬声器的双重功效,无需再外置扬声器。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屏幕基板上挖孔,使得屏幕部分悬空,以形成发声微腔,从而振动器可带动悬空的屏幕振动,进而产生声音。然而,在屏幕基板上挖孔会使得基板强度降低,产品良率难以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以避免屏幕基板强度降低,提高产品良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显示组件和发声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显示层,所述第一基板具有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发声组件包括:
金属氧化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
金属层,具有一体成型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设置于所述金属氧化层,所述第四部分和第二部分相对、且相互间隔形成一发声微腔;和
激励器,设置于所述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以驱动所述第四部分振动而发出声音。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装置中,所述金属氧化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位于所述显示组件内部的一面;或者
所述金属氧化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位于所述显示组件外部的一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装置中,所述第一基板是所述显示组件的盖板,所述第二基板是所述显示组件的TFT基板;或者
所述第一基板是所述显示组件的TFT基板,所述第二基板是所述显示组件的盖板。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装置中,所述金属氧化层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所述第五部分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六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且与所述第四部分通过所述发声微腔相互间隔。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装置中,所述金属层开设有在所述金属层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金属层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发声微腔连通。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装置中,所述通孔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通孔,所述发声微腔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发声微腔,每一所述子通孔与一所述子发声微腔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一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显示层,所述第一基板具有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在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依次形成金属氧化层、金属层和保护层,所述金属层具有一体成型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相对,所述第四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相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54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