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42673.3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3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田代邦芳;渡边重昭;高桥龙一;鬼头应时;黑田晋;芦浦礼子;岛田知广;竹重和伦;王强;中座宪浩;江口觉;宫崎勇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34 | 分类号: | B60R21/34;B62D25/10;B62D25/16;B62D25/08;B62D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地址: | 日本广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前部 车身 结构 | ||
1.一种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具备:
设置于动力单元的上方的发动机罩;
位于该发动机罩的车宽方向外侧,设置于车身侧部的左右一对翼子板;
设置于所述发动机罩的下方且所述翼子板的车宽方向内侧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裙板加强件;以及
连结所述翼子板的上部和所述裙板加强件的支架;
所述支架具备:
固定于所述翼子板的上端部的翼子板固定部;
从所述翼子板固定部向下方延伸、位于所述裙板加强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主体部;以及
固定于所述裙板加强件的裙板加强件固定部;
所述主体部具备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曲的第一个弯曲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具备在所述翼子板固定部和所述第一个弯曲部之间向下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具备在所述翼子板固定部和所述第一个弯曲部之间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的第二个弯曲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具备在所述翼子板固定部和所述第一个弯曲部之间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的第二个弯曲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形成为板状,所述板状具备:平面状延伸、具备与所述裙板加强件通过紧固而固定的紧固面的平面部;和从该平面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端以及后端向所述主体部的厚度方向分别折弯的凸缘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形成为板状,所述板状具备:平面状延伸且具有与所述裙板加强件通过紧固而固定的紧固面的平面部;和从该平面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端以及后端向所述主体部的厚度方向分别折弯的凸缘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形成为板状,所述板状具备:平面状延伸且具有与所述裙板加强件通过紧固而固定的紧固面的平面部;和从该平面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端以及后端向所述主体部的厚度方向分别折弯的凸缘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形成为板状,所述板状具备:平面状延伸且具有与所述裙板加强件通过紧固而固定的紧固面的平面部;和从该平面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端以及后端向所述主体部的厚度方向分别折弯的凸缘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裙板加强件固定部固定于所述裙板加强件的侧壁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26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