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3226.X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9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伟;许佑骏;樊俊;潘卫军;王小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云思智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徐秋平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长宁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身份 识别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所述身份识别方法应用于身份识别系统,所述身份识别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数据采集端和一服务端,所述身份识别方法包括:所述数据采集端获取目标对象的原始身份数据并发送至所述服务端;所述服务端将所述目标对象的原始身份数据进行融合,以识别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所述身份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识别领域,涉及一种身份识别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已经在许多场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诸如刷脸板卡、远程贷款、自主开户、人脸支付、人脸考勤、人脸门禁、刷脸登录等应用已逐步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这些应用一般以手机、平板、USB摄像头等作为人脸捕获设备来近距离捕获用户的高清正脸照,在捕获人脸时会有较强的人机交互,如捕获的人脸会呈现在对应的手机、平板或电脑显示屏上,也会在屏幕上指示相关操作。然而,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考虑,不是所有的应用都需要较强的人机交互,弱化人机交互或无人机交互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用户体验。
现有技术中多采用监控摄像头来实现无感身份识别。然而,受到光线照度、设备分辨率、拍摄距离、拍摄角度等因素的影响,采用单一的监控摄像头对目标对象进行身份识别时往往存在识别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识别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应用于身份识别系统,所述身份识别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数据采集端和一服务端,所述身份识别方法包括:所述数据采集端获取目标对象的原始身份数据并发送至所述服务端;所述服务端将所述目标对象的原始身份数据进行融合,以识别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对象的原始身份数据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的人脸图像、蓝牙信号和/或微波感知信号;所述服务端将各所述目标对象的原始身份数据进行融合,以识别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的实现方法包括:所述服务端对所述目标对象的人脸图像、蓝牙信号和/或微波感知信号进行识别,以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人脸识别结果、蓝牙识别结果和/ 或微波感知识别结果;所述服务端将所述目标对象的人脸识别结果、蓝牙识别结果和/或微波感知识别结果进行融合,以识别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身份识别方法还包括:所述数据采集端对所述目标对象的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以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移动轨迹;所述数据采集端将所述目标对象的移动轨迹发送至所述服务端。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端对所述目标对象的人脸图像进行识别的实现方法包括:所述服务端对所述目标对象的移动轨迹进行合并,以使所述目标对象的移动轨迹与所述目标对象一一对应;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移动轨迹对所述目标对象的人脸图像进行融合,以获取各所述移动轨迹对应的人脸识别结果。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移动轨迹对所述目标对象的人脸图像进行融合,以获取各所述移动轨迹对应的人脸识别结果的实现方法包括:所述服务端获取各所述移动轨迹对应的人脸图像;所述服务端根据各所述移动轨迹对应的人脸图像的图像质量,获取各所述移动轨迹的代表图像;所述服务端对各所述移动轨迹的代表图像进行人脸识别,以获取各所述移动轨迹对应的人脸识别结果。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端对所述目标对象的移动轨迹进行合并的实现方法包括:所述服务端选取一条移动轨迹作为参考轨迹;所述服务端获取与所述参考轨迹在空间上相重合的移动轨迹作为同一目标对象的移动轨迹;所述服务端将同一目标对象的移动轨迹合并为一条移动轨迹。
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身份识别方法还包括:所述数据采集端对获取的人脸图像进行筛选,并删除图像质量不满足预设条件的人脸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云思智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云思智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32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