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蛋白包裹的卡巴他赛阳离子纳米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43560.5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6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楠;张金霞;邓盛齐;陈宇婷;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31/337;A61K47/42;A61K47/14;A61K47/24;A61K47/1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帝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5 | 代理人: | 黎照西 |
地址: | 610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蛋白 包裹 阳离子 纳米 载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蛋白包裹的卡巴他赛阳离子纳米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白蛋白包裹的卡巴他赛阳离子纳米脂质载体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卡巴他赛5~10份;固态脂质材料20~170份;液态脂质材料20~130份;脂溶性乳化剂50~300份;水溶性乳化剂100~600份;阳离子材料4~15份;白蛋白材料10~100份;其中,所述阳离子材料包括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二油酰三甲基铵丙烷、二油酰丙基氯化三甲铵、二油酰磷脂酰胆碱醚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至少一种,优选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本发明提供的白蛋白包裹的卡巴他赛阳离子纳米脂质载体粒径均一、包封率高、且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纳米脂质载体,尤其涉及一种白蛋白包裹的卡巴他赛阳离子纳米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卡巴他赛(cabazitaxel,Cbz)属于紫衫烷类抗肿瘤药物,是由紫杉的针叶中提取的化合物半合成的紫杉醇衍生物,其作用机理与其他紫杉烷类药物类似,通过促进微管双聚体装配成微管,同时防止去多聚化过程而使微管稳定,抑制细胞进一步分裂,从而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增值。目前已上市产品为卡巴他赛注射液,为增加卡巴他赛的溶解性及制剂稳定性,注射剂处方中加有大量聚山梨酯80、脱水乙醇等表面活性剂作为共溶剂,临床研究证实可导致严重超敏反应,甚至可能包括普遍性皮疹/红斑,低血压和支气管痉挛,给患者本人及家属都带来很大的痛苦;同时,给药剂量大、时间长,稀释后的注射液需在短时间内使用,否则将会产生沉淀,稳定性比较差,存在用药方面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克服卡巴他赛的水溶性差及上市产品的局限性问题,进一步发挥其广谱抗肿瘤治疗作用,寻求卡巴他赛新的给药体系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纳米脂质载体(NLC)作为一种新型的载体,通过将固态脂质与其空间不相容的液态脂质混合,使其具有特殊的纳米结构,从而增加难溶药物的溶解度,提高载药量并控制药物释放;白蛋白是天然的亲水性物质,能增加载体的亲水性,提高载体在血液中的稳定性,由于其等电点为4.8,在pH中性条件下带负电荷,为了提高白蛋白在载体上的的包覆率,通过在处方中加入阳离子材料制备阳离子纳米脂质载体使其表面带正电荷,利用静电吸附作用,使带负电荷的白蛋白吸附在阳离子纳米脂质载体表面。本发明是基于纳米脂质载体和白蛋白两者自身特点设计开发的,能有效包载脂溶性的卡巴他赛,增加卡巴他赛的溶解性及其肿瘤靶向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白蛋白包裹的卡巴他赛阳离子纳米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很好解决了现有的卡巴他赛注射液存在的毒副作用大、易致使严重超敏反应,并且给药剂量大、时间长、稳定性比较差、存在用药方面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纳米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具备毒副作用小、不易发生超敏反应,并且可实现给药剂量小、时间短、稳定性好、用药安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白蛋白包裹的卡巴他赛阳离子纳米脂质载体,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
卡巴他赛5~10份;固态脂质材料20~170份;液态脂质材料20~130份;脂溶性乳化剂50~300份;水溶性乳化剂100~600份;阳离子材料4~15份;白蛋白材料10~100份;
其中,所述阳离子材料包括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二油酰三甲基铵丙烷、二油酰丙基氯化三甲铵、二油酰磷脂酰胆碱醚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至少一种,优选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作为优选的方案,按重量份计,所述纳米脂质载体包括以下原料:
卡巴他赛10份;固态脂质材料30~85份;液态脂质材料30~70份;脂溶性乳化剂100~200份;水溶性乳化剂100~400份;阳离子材料4~15份;白蛋白材料10~40份。
进一步的是,所述固态脂质材料包括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和棕榈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硬脂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学,未经成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35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