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雁列式正断层走滑带走滑位移量的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44550.3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9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袁浩伟;陈书平;戴鹍;李茜;赵怀博;黄学尧;王信棚;肖壮;勾琪玮;冯桂民;徐世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朱亚娜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雁列式 正断层 带走 位移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所述的雁列式正断层走滑带走滑位移量的计算方法,结合钻井资料和测井资料,对地震资料进行层位标定并进行层位解释,得到初级标定地震剖面图,根据初级标定地震剖面图和沿层相干体属性图,使其相互印证,得到沉积地层的精细走滑带平面分布图和精细标定地震剖面图,然后结合精细走滑带平面分布图和精细标定地震剖面,确定走滑带走向、走滑断层走向和走滑断层在活动期沿倾向的水平平错量Li,最终得到正断层走滑带走滑位移量为∑(Li/sinα)。在研究区缺乏明显的两盘标志物或缺少尾端帚状断层的情况下,也可对走滑带进行走滑位移量的定量表征,弥补明显错断标志物和尾端帚状断层等方法的不足,有效推进雁列式走滑带地下案例活动性的定量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构造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雁列式正断层走滑带走滑位移量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塔里木盆地顺北走滑带的油气重大突破,地质学家逐渐认识到了盆地内部走滑带的重要性。通常盆地内部走滑断裂带(简称走滑带)的走滑位移量不超过数千米,走滑带是具有复杂构造的地下构造样式。无论是在走滑带活动的早期还是末期,走滑带内都会出现雁列式走滑断层。
雁列式正断层走滑带是指由雁列式正断层组成的走滑剪切断裂带,具体为在走滑剪切作用下形成的呈带状展布的走滑断层系中各走滑断层端点的包络线所限制的区间范围,其中,走滑断层组中的各走滑断层平行错列或斜列、产状及性质相同、长度相近且皆较短,且相邻段走滑断层的端部尖灭侧现依次排列。
走滑位移量是指沿走滑断层走向发生活动时走滑断层产生的滑动位移量。在盆地内,走滑断层的走滑位移量是描述走滑断层活动强度和影响范围的重要指标。
上下文所述走滑断层均是指与地层错交或斜交的断裂面。
目前针对公开发表的走滑位移量的定量表征方法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是利用走滑断层切割标志物(例如:河道、褶皱、前积体、火成岩、露头区两盘标志物等)计算出走滑断层的位移大小。例如:在沉积盆地地下案例中,利用三维地震数据的时间切片(或深度切片),将断层两侧河道轮廓恢复至原始对应位置,进而计算出走滑断层的平面走滑位移量。该方法具有如下局限性:该方法需要断层两盘有明显的标志物进行走滑位移量的计算,但是受盆地沉积环境,沉积相分布和断层产状等因素影响,断层两盘有很大可能不存在相应的标志物,也即不具备使用上述方法进行雁列式走滑带走滑位移量计算的条件。
第二种方法是利用断裂走向滑距与倾向滑距的关系计算走滑断裂的走滑距离。例如:在走滑断裂尾端通常会产生帚状断层,通常帚状断层与主断裂的走向近于垂直,通过对走滑断裂尾端多个帚状断层水平位移量的计算,定量表征走滑断裂走滑距离。但是该方法适用于大规模且具有尾端帚状分支断层的走滑断裂,但对于盆地内部小尺度,没有发育尾端帚状走滑断层的走滑断裂,则不具备使用该方法进行雁列式走滑带走滑位移量计算的条件。
因此,盆地内部走滑断层走滑位移量小,地震资料品质精度低和相对标志物缺少等问题,对雁列式走滑带的地下案例的活动性研究,尤其是走滑位移量的定量表征是本领域尚未攻克的技术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雁列式正断层走滑带走滑位移量的计算方法,利用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在雁列式正断层走滑带的地震解释基础上,对雁列式正断层走滑带的走滑位移量进行定量计算。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雁列式正断层走滑带走滑位移量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结合钻井资料和测井资料,对地震资料中走滑带内各地层进行层位标定,并在地震资料的地震剖面图中进行走滑带内各走滑断层两盘各个地层的层位解释,得到初级标定地震剖面图,进而确定走滑带内各走滑断层的初级剖面分布特征;所述走滑带内走滑断层的初级剖面分布特征包括走滑断层的走向及走滑带内主要走滑活动变形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45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孔位移监测装置
- 下一篇:天线结构及可穿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