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醛、低气味聚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46756.X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6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张浩;朱小龙;张敏;涂建军;徐一东;陈凤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华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5/28 | 分类号: | C08G65/28;C08G65/30;C08G18/48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林晓青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味 多元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醛、低气味聚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聚醚多元醇中醛类含量偏高、气味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低醛、低气味聚醚多元醇,该聚醚多元醇由碱金属和有机醇盐的混合物为催化剂制备得到,分子量为800~15000;官能度为2~6;其中,聚醚多元醇中甲醛含量≤0.3ppm,乙醛含量≤0.6ppm,丙烯醛含量为0ppm,丙醛含量≤5ppm,气味等级≤2.5;及其该聚醚多元醇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在汽车内饰、座椅等对气味要求高的聚氨酯的生产中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醛、低气味聚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聚醚多元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织造、合成革、粘合剂、泡沫塑料、弹性体等工业领域,是生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针对生活日用品以及汽车内饰等材料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聚氨酯相关产品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高气味等问题已经成为限制其应用的重要因素。
聚醚多元醇的气味主要来自:(1)聚醚多元醇合成中氧化或者异构化而产生的醛、酮类物质;(2)聚醚多元醇链增长过程中,链转移产生异构化生成的多种分子量丙烯基及烯丙基聚醚多元醇,而该类副产物在精制过程中、在酸性条件下分解产生的丙醛以及丙醛的缩合产物;气味源物质主要包括甲醛、乙醛、丙烯醛、丙醛以及由醛类反应生产的缩圈化合物三聚甲醛、二氧杂环戊烷、二氧六环、三氧杂环己烷、低分子量烯丙醇聚醚等;(3)添加低分子量、高VOC、高雾化值的抗氧剂本身带来的气味;尽管这些气味物质为ppm,甚至ppb级别,然而他们却导致聚醚多元醇具有不期望的气味。
工业上已经有许多成熟方法来解决聚醚多元醇的气味问题,例如通过蒸馏、汽提、薄膜蒸发等提纯方法,可部分降低聚醚多元醇的气味,但是还不能完全去除聚醚多元醇中分子量较高的丙醛以及其缩合化合物。
现有技术中采用吸附法精制时,通常采用硅酸镁进行吸附,普通的硅酸镁的粒径大小为124μm,比表面积为35m2/g,孔容为0.8cm3/g,碱值在10左右,碱值偏高。
中国专利CN108148192A,该篇专利公开了一种制备低气味聚醚多元醇的方法,该篇专利介绍了向聚醚多元醇中加入醛类捕捉剂,并使醛类捕捉剂与醛类化合物进行反应,以达到去除醛类化合物的目的。
中国专利CN106589345A,该篇专利公开了一种降低VOC含量及气味的聚醚多元醇精制方法,该篇专利介绍了将聚醚多元醇在碱金属催化剂作用下,由起始剂与氧化烯烃反应制得,先在聚醚多元醇中加入占粗聚醚多元醇总质量的0.5~2%的自制吸附剂后开启搅拌,升温至预定搅拌温度后,搅拌1小时,降温到预定温度后再加水后搅拌,开启真空系统并同时升温脱除聚醚多元醇中水分及低沸物,分析水分合格后压滤得到成品,使用该方法得到的聚醚多元醇中甲醛含量达0.89ug/g,乙醛含量达1.24ug/g,丙烯醛含量达0.56ug/g。
中国专利CN 108148190A介绍了一种高活性低挥发物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该专利介绍采用碱金属水溶液作为催化剂,合成具有高效催化活性的聚醚多元醇低聚物;然后再进行聚合反应工序,通过控制不同的加料速度以及不同的聚合反应温度,制备得到低挥发物聚醚多元醇粗聚物,经过中和精制处理后,即得高活性、低挥发物聚醚多元醇,其实施例制备聚醚多元醇的甲醛含量为0.1~1ppm,乙醛含量为5~17ppm。
中国专利CN 107652426 A公开了一种降低聚醚多元醇中VOC含量及气味的精制方法,该专利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醛类含量偏高,导致VOC值偏高、气味大的问题。使用该方法得到的聚醚中甲醛含量可降至0.10ppm,乙醛含量可降低至0.21ppm,丙烯醛含量可降低至0ppm,气味等级可降低至1.0ppm;但是该专利未对丙醛的结果做出说明。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华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华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67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搬运机械手及叠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齿轮油酸值测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