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自然景区黑臭水体底泥的氧化分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1374.6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4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徐凯俊;黄炜;芦洋;辛建华;朱宝龙;赵雅珺;王潇;蒋心悦;孔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11/04;C02F11/06;C02F3/30;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苏州瑞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9 | 代理人: | 周海燕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自然 景区 水体 氧化 分解 方法 | ||
1.一种用于自然景区黑臭水体底泥的氧化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底泥生物氧化药剂的配制:将超支化聚赖氨酸、植物多糖、生长因子、双(三甲基硅基)过氧化物、活性污泥、烟酸改性2,6-二氨基嘌呤-2′-脱氧核苷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料,然后与水混合形成底泥生物氧化药剂;
步骤S2、给药:将经过步骤S1制成的底泥生物氧化药剂通过高压给药枪,直接注射到河道底泥表面,以促进河道底泥氧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然景区黑臭水体底泥的氧化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超支化聚赖氨酸、植物多糖、生长因子、双(三甲基硅基)过氧化物、活性污泥、烟酸改性2,6-二氨基嘌呤-2′-脱氧核苷的质量比为(3-5)∶(2-3)∶(0.5-0.8)∶1∶0.5∶(0.3-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然景区黑臭水体底泥的氧化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多糖为构杞多糖、螺旋藻多糖、银耳多糖、香菇多糖、竹叶多糖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然景区黑臭水体底泥的氧化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因子为棉籽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然景区黑臭水体底泥的氧化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酸改性2,6-二氨基嘌呤-2′-脱氧核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烟酸、2,6-二氨基嘌呤-2′-脱氧核苷、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在50-70℃下搅拌反应3-6小时,后旋蒸除去溶剂,用依次用乙醇、乙醚洗涤数次后,旋蒸除去残留的乙醚,得到烟酸改性2,6-二氨基嘌呤-2′-脱氧核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自然景区黑臭水体底泥的氧化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酸、2,6-二氨基嘌呤-2′-脱氧核苷、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有机溶剂的摩尔比为2∶1∶(0.3-0.6)∶(0.8-1.2)∶(10-2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自然景区黑臭水体底泥的氧化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乙腈、二氯甲烷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然景区黑臭水体底泥的氧化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混合物料、水的质量比为1∶(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然景区黑臭水体底泥的氧化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给药的给药量按底泥层底面积为300-600ml/m2。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自然景区黑臭水体底泥的氧化分解方法在黑臭水体治理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137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